測繪公司資質辦理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福建省福州市測繪資質對檔案室的規定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福建省福州市測繪資質對檔案室的規定;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福建省福州市測繪資質對檔案室的規定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資質辦理相對于其他的資質辦理要容易一些,當然想要辦理測繪資質,對該資質的整體脈絡需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次就分享辦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條件
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對于申報主體辦公場所面積的要求:甲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60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50平米;乙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1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20平米;丙級資質不少于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10平米;丁級資質不少于20平米。
要求檔案室必須具備三鐵一器及六防也就是防強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氣體、防蟲、防盜,且檔案室中不能連接外網,對于存儲信息數據的電腦應該做物理隔離;另外就是要將測繪成果管理制度進行上墻且做好后期成果調閱登記處理。
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注冊測繪師,高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以上人員的證件都需通過正規的評審部門頒發方可有效。
并且所有技術人員需需要滿足:畢業證可以網查且學歷真實有效;初級職稱需大專畢業2或3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年以上;中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7年以上,本科畢業滿5年以上;高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滿15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0年以上。
二、辦理流程到底
流程大概是:單位申請-市經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辦人待受理-經辦人受理-省經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辦人發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甲級資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級別的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批,最終要到自然資源部;
乙級資質一般是由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來審批;
丙丁級資質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然后轉報至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簽批發證即可。
福建省檔案條例
之一條 為了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在檔案管理活動中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并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鄉、民族鄉、鎮人民 *** 以及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設立檔案室,指定人員負責管理本機關的檔案,并對所屬單位和村(居)民委員會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加強檔案管理,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 *** 應當將檔案基礎設施、國家檔案資源、檔案信息化等檔案事業的建設列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檔案事業的發展。
地方國家綜合檔案館館庫應當符合國家規范要求,未達到要求的,本級人民 *** 應當制定建設規劃,限期達到要求。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配備必要的人員和設施,加強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應當根據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組織檔案信息資源的研究與開發利用。
各級各類檔案館應當充分開發館藏檔案信息資源,采取多種方式為社會服務,增強檔案服務的實效性。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保存的檔案,除涉及國家安全、國家重大利益以及必需保密的以外,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社會提供利用。第六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本單位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報經同級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核準后實施。
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字、圖表、聲像等材料,由本單位的業務或者文書機構負責收集、整理,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拒絕歸檔或者據為己有。第七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依照國家規定,按期向有關地方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地方國家檔案館應當依法接收檔案。對重要的或者具有較大現實利用價值的檔案,經地方國家檔案館與檔案形成單位協商,可以提前接收。
向地方國家檔案館移交、捐贈、寄存不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檔案可以優先和無償利用。向國家捐贈有保存價值檔案的,當地人民 *** 或者接受捐贈的檔案館應當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第八條 實行檔案登記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按照規定,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從事檔案工作的機構、人員、庫房設備、館(室)藏量、檔案管理的基本情況以及應當予以登記的其他事項進行登記。檔案登記辦法,由省人民 *** 制定。第九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舉行的重大政治、經貿、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活動以及跨地區、跨行業和全國性、國際性的重要會議,主辦或者承辦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建立檔案,并在活動、會議結束后六十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辦理檔案登記。
機構改革、行政區劃調整、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資產與產權變動的單位,由其主管部門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辦理檔案登記,并按照國家規定做好檔案處置工作。第十條 重點建設項目的建設單位和重大科研項目的承擔單位應當及時建立檔案,加強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在重點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和重大科研項目成果鑒定后三個月內,建設單位或者承擔單位應當將檔案的整理、保管情況報同級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備案,并按照國家規定將檔案移交有關國家檔案館保存。
省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科研項目的檔案資料,應當按照規定送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保存。第十一條 省人民 ***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統一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數據標準,規范檔案信息化管理。第十二條 各級各類檔案館以及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推廣使用全省通用的符合國家和本省規范標準的檔案管理軟件,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電子文件形成、歸檔和電子檔案的管理。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資質管理,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第三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各等級測繪資質的具體條件和作業限額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見附件)。第四條 測繪資質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和管理。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第七條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國家測繪局。
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市(地)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復印件):
(一)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七)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八)單位住所證明;
(九)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十)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九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十條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受理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其申請。否則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一條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對申請單位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或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第十二條 對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查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并于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說明理由。第十三條 《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其式樣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