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應急部地災資質等級,以及應急部地災資質等級標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國家災害賑災響應等級如何劃分?
1、Ⅰ級響應啟動條件: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Ⅰ級響應:
死亡20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200萬人以上;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萬間或10萬戶以上;干旱災害造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 *** 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人口30%以上或400萬人以上。
2、Ⅱ級響應 ? 啟動條件: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Ⅱ級響應: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不含本數,下同);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00萬人以上、200萬人以下;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20萬間或7萬戶以上、30萬間或10萬戶以下;干旱災害造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 *** 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人口25%以上、30%以下,或300萬人以上、400萬人以下。
3、Ⅲ級響應 ?啟動條件: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Ⅲ級響應:
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50萬人以上、100萬人以下;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0萬間或3萬戶以上、20萬間或7萬戶以下;干旱災害造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 *** 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人口20%以上、25%以下,或200萬人以上、300萬人以下。
4、Ⅳ級響應 ? 啟動條件: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重大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啟動Ⅳ級響應:
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或需緊急生活救助10萬人以上、50萬人以下;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萬間或3000戶以上、10萬間或3萬戶以下;干旱災害造成缺糧或缺水等生活困難,需 *** 救助人數占該省(區、市)農牧業人口15%以上、20%以下,或100萬人以上、200萬人以下。
擴展資料: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3月24日公布修訂后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對組織指揮體系、災害預警響應、信息報告和發布、國家應急響應、災后救助與恢復重建、保障措施等進行了規范和完善。
編制目的: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更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1998-2010年)》、國務院有關部門“三定”規定及國家有關救災工作方針、政策和原則,制定本預案。
適用范圍:凡在我國發生的水旱災害,臺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自然災害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達到啟動條件的,適用于本預案。
參考資料:人民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綜合設計甲級能做地災嗎
可以的
地災資質有五種,施工,勘查,設計,監理,評估,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
自然資源部負責甲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的審批和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乙級和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資質的審批和管理。
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單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后,方可在資質證書許可范圍內承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業務。
縣級以上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活動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業務范圍:
甲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的單位,可以承擔一、二、三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
取得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的單位,可以承擔二、三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
取得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的單位,可以承擔三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項目。
地質災害預警等級分為幾個等級
主要分為五大等級:
一級:提醒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很小。啟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測群防巡查。
二級:提醒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小。預報預警時間內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24小時監測。
三級:注意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預報預警時間內啟動地質災害隱患點群測群防,并24小時監測;采取防御措施,提醒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居民、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以防天氣突然惡化。
四級:預警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大。啟動受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區居民臨時避讓方案;暫停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戶外作業,各有關單位值班指揮人員到崗準備應急措施。組織搶險隊伍,轉移危險地帶居民,密切注意雨情變化。
五級:警報級,24小時內,災害發生可能性很大。啟動不穩定危險斜坡威脅區居民臨時避讓方案;緊急疏散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居民、學生、廠礦、企事業單位人員,關閉有關道路,組織人員準備搶險。
法律依據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十四條 國家建立地質災害監測 *** 和預警信息系統。
縣級以上人民 ***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
因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建設單位應當加強地質災害監測。
應急部地災資質等級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應急部地災資質等級標準、應急部地災資質等級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