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aeke"><sup id="8aeke"></sup></ul>
    <tfoot id="8aeke"></tfoot>
    <del id="8aeke"></del>
    <abbr id="8aeke"></abbr>
      <strike id="8aeke"><menu id="8aeke"></menu></strike>
    • <tfoot id="8aeke"></tfoot>
    • 重慶市萬州區地質災害測繪資質

      2024-06-07 重慶測繪資質 28
      A?AA?

      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院的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工業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院)具有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資質、市政公用行業(橋隧、道路)工程設計甲級、建筑行業工程設計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勘查、設計、施工、評估)四個甲級資質、地基與基礎檢測甲級資質、測繪乙級資質、市政行業(給排水)乙級資質、地球物理勘查乙級資質、勘查施工乙級、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二級、化工石化醫藥行業工程設計乙級等多項資質;取得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綜合管理體系認證,計量體系認證;2007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勘察設計行業誠信單位,為四川省重合同,守信譽單位;注冊資金4500萬元,銀行資信AAA級。現有各類高中級技術人員300余人。

      我院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測試、監測、檢測、咨詢、監理、治理及各類基礎工程施工和地基處理、基坑支護)、水文地質勘察(含供、降水井施工)、工程測量、市政工程(道路、橋隧、給水、排水)設計、建筑工程設計、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評估)、地基與基礎檢測(高低應變、載荷試驗、聲波類檢測、原位測試等)、礦產資源勘查與評價、巖石礦物分析及巖土試驗、化工設計等業務。

      我院組建以來,在川渝湘鄂等省市為國防軍工建設和地方經濟建設完成了大小工程項目9000余個。其中,318國道朝東巖隧道、重慶市萬州大化工等勘察項目3000余個;重慶市北苑小區,五糧液集團3萬噸釀酒車間等深基礎施工2500余個;重慶市萬州區周家壩城市路網和管網、 *** 貢覺縣城鄉路橋網等工程設計項目1000余個;廣元嘉川煤礦滑坡、五糧液集團二陡巖滑坡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近2000個;重慶萬州學堂灣、達縣南外開發區等工程測量項目800余個;成都市愧樹苑二、三組團、達縣麗天大廈基礎等工程檢測項目1000余個。同時還完成達縣濱河路等地基處理項目100余個,重慶市愧蔭花園、達州市都市花園等基坑支護項目50余個,達縣江陽橋、平昌縣學校溝橋等危橋整治20余座。特別是在國防軍工建設時期完成的三個鈾資源勘查項目獲得核工業部的嘉獎;轉民后完成的萬源市城北水資源勘察項目,在四川找水領域實現三個之一即之一個單井出水量達到10000m/d、之一個中型巖溶水資源礦床、之一份巖溶水資源勘探報告;完成的重慶市萬州區五橋整個移民新建城市的路橋 *** 和管網 *** 工程設計被市 *** 譽為重慶市的移民樣板工程。近五十年來,八十余項工程勘察設計項目獲得省部級等級獎,多次被四川省建設廳評為勘察設計“先進單位”。

      我院堅持信譽之一、業主至上,把雄厚的技術實力落實到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過程中,贏得了用戶的廣泛好評。立足于科技與管理,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培育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了經濟持續快速和諧發展。我們將在融入地方經濟與西部大開發建設中,與時俱進,開拓進取,進一步為廣大業主和社會各界朋友服好務,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重慶市萬州區地質災害測繪資質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我院主要開展業務范圍如下:

      1. 巖土工程勘察

      包括核電廠、大型軍用核設施、(核)廢棄物處理工程、房屋建(構)筑物、線路工程、地下洞室、岸邊地熱開發利用、鑿井與降水工程業務等。

      2. 建筑專業(建筑工程)工程設計

      3. 市政工程(道路、橋隧、給水、排水)設計

      4.水文地質勘察

      包括水文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水資源勘察咨詢設計、地熱井探采施工、放射性元素的遷移、淺層地熱開發利用、鑿井與降水工程業務等。

      5.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

      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危險高邊坡等地質災害的勘察、滑坡、泥石流、崩塌、危險高邊坡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和施工等。

      6. 涉核工程

      大型核設施的巖土工程勘察、地基與基礎處理;核廢料地質處置等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及科研。

      7.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開展對各類工程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8. 地基處理

      包括地基換填、強夯、振沖、砂石樁、高壓噴射注漿、CFG樁等各類地基處理的設計和施工工作。

      9. 基坑護壁支擋、地下洞室設計與施工

      開展對各種類型地層和建(構)筑物基坑進行支擋以及地下洞室設計和施工工作。

      10. 市政工程勘察

      包括市政公用行業的道路、橋梁、給水、排水等構筑物的勘察與地基處理。

      11. 土石方工程

      包括場地整治工程的削方、填方、土石方挖運及基坑、隧道開挖掘進等土石方工程。

      12. 地基與基礎工程

      包括各類護坡樁、土釘墻、預應力錨桿、大井點降水井、防滲帷幕墻、現澆基礎樁、預制樁、抗拔(浮)樁(錨桿)、CFG樁、水泥土樁、碎石樁、高壓旋噴樁、攪拌樁等項目的設計與施工。

      13.工程測量

      包括地形圖測量、控制測量、變形觀測和形變、建筑物沉降、侵斜測量、建筑工程測量等。

      14.地基與基礎檢測

      包括地基基礎靜力特性檢測、地基基礎動力特性檢測、地基和樁的靜載試驗,混凝土灌注樁樁身完整性評價。

      15.巖土試驗

      試驗室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和水質分析測試,現場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等工作。

      16.結構補強

      開展危橋加固結構補強工作。

      我院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注重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培訓機會,提供有競爭性的薪酬福利待遇,為單身員工提供公寓式宿舍(兩人一間,帶衛生間、廚房,安裝了熱水器等設備)。

      辦理地質災害治理資質需要什么流程和條件

      一、地質災害防治有關資質分為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乙、丙級資質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甲、乙、丙級資質。甲級資質的審批由國土資源部負責辦理,乙、丙級資質的審批由省國土資源廳負責辦理。

      二、申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丙級資質需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1.資質申報表;

      2.單位法人資格證明文件、設立單位的批準文件;

      3.在當地工商部門注冊或者有關部門登記的證明文件;

      4.法定代表人和技術負責人簡歷以及任命、聘用文件;

      5.資質申報表中所列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職稱證書、畢業證書、身份證;

      6.承擔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主要業績以及有關證明文件,高級職稱技術人員從事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業績以及有關證明文件;

      7.管理水平與質量監控體系說明及其證明文件;

      8.技術設備清單。

      三、申報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乙、丙級資質需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1.資質申請表;

      2.單位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和設立單位的批準文件(勘查、設計、施工),法人資格證明或者有關部門登記的證明文件(監理);

      3.在當地工商部門注冊或者有關部門登記的證明材料(勘查、設計、施工);

      4.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技術負責人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5.當年在職人員的統計表、中級職稱以上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名單、身份證明、職稱證明;

      6.承擔過的主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有關證明材料,包括任務書、委托書或者合同,工程管理部門驗收意見(勘查、設計、施工),承擔過的主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項目有關證明材料,包括任務書、委托書或者合同,工程管理部門驗收意見(監理)

      7.單位主要機械設備清單(勘查、設計、施工),單位主要監理設備清單(監理);

      8.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的有關材料;

      9.近五年內無安全、質量事故證明。

      四、每年受理資質申請具體時間見省國土資源廳公告。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資質要求和條件

      地質災害資質分為施工,設計,勘查,評估,監理五個分類,施工分類可以說是最普遍的資質,大部分企業也是想要辦理地質災害施工資質的居多。

      而地質災害施工資質有甲級,乙級,丙級之分,如果是新申請的話,只能從丙級開始,每一個資質都是要經過新申請這個步驟的,然后才能做資質升級,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地質災害施工資質新申請的標準是怎么樣的吧。

      1、巖土工程、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預算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經理、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等管理人員總數不少于二十名;

      2、具有與承擔小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適應的施工機械、測量、測試與質量檢測設備。

      以及以下要求:

      (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中申請施工資質的單位必須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健全的安全和質量管理監控體系,近五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事故;地質災害施工資質可以相應承攬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業務。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分為大、中、小三個類型。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1、治理工程總投資在人民幣二千萬元以上,

      2、治理工程所保護的人員在五百人以上;

      3、治理工程所保護的財產在人民幣五千萬元以上。

      (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中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1、治理工程總投資在人民幣五百萬元以上、二千萬元以下,或者單獨立項的地質災害勘查項目,項目經費在人民幣三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

      2、治理工程所保護的人員在一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

      3、治理工程所保護的財產在人民幣五百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

      上述兩種情況之外的,屬于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資質可以跨行政區域。資質單位應當向項目所跨行政區域共同的上一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三峽庫區萬州—巫山段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研究

      歐陽祖熙 張宗潤 陳明金 師潔珊 陳征 韓文心

      (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為了較好地解決滑坡監測中高度的不確定性問題,需要配合使用多種類型的監測系統。本文系統介紹了三峽庫區萬州、奉節、巫山等地開展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研究工作,包括基于3S技術和地面變形監測臺網建立的研究區典型地段滑坡監測網、研制的新型滑坡無線遙測臺網,以及流動傾斜儀、激光測距儀等專用設備。通過近年來獲得的一些典型監測結果剖析了不同技術和 *** 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相關方面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三峽庫區 滑坡 監測預警系統 3S技術

      1 引言

      自1998年以來,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以下簡稱地殼所)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項目組依托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移民局“三峽工程萬州庫區GPS滑坡監測示范研究”,科技部“十五”攻關項目“示范區新型、高效地質災害遙測臺網技術系統研究”,重慶市 *** 和移民局下達的“奉節、巫山高邊坡與高擋墻穩定性監測”,以及地殼所與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關于“應用PSInSAR遙感技術監測三峽庫區滑坡及庫岸變形”等項目的支持,在萬州、巫山、奉節三地移民局和國土局的配合下,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監測的對象由滑坡、危巖與庫岸變形,擴展到高擋墻、高邊坡和移民樓房基礎的穩定性,監測技術體現了多學科的融合。

      幾年來,在進行地質調查的基礎上,項目組運用3S技術,建立地質災害地理信息系統(GIS);開展全球衛星定位(GPS)滑坡變形監測及多手段儀器監測;并整合現今成熟的、先進的傳感器與測量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與通訊技術,以 G *** /GPRS為通訊平臺的無線遙測臺網,可以選擇連接不同的傳感器來監測崩、滑體地表變形、深部位移、地下水動態、聲發射、裂縫變化、雨量,以及庫岸及抗滑樁等工程構筑物內部應力及所受的推力等;在遙感(RS)技術應用方面,將國際上新近提出的角反射器技術用以輔助進行InSAR信號處理,建立了試驗臺網。迄今,項目組在庫區庫岸與滑坡變形監測及災害預警系統的工作中已獲得了多項階段性成果,一些典型地區的監測成果為 *** 減災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2 庫區地質災害監測網設計的指導思想

      庫區崩塌、滑坡監測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崩、滑體的演變過程,及時捕捉崩、滑體災變的特征信息,為崩塌、滑坡災害的正確評價分析、預測預報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的資料和科學依據。同時,監測結果也是檢驗崩塌、滑坡分析評價及滑坡工程治理效果的尺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庫區地質災害監測系統總體設計思想為:

      (1)針對不同崩、滑體的地質構造與變形階段特征,應采用不同的方案、手段進行監測;

      (2)鑒于崩、滑體變形破壞過程的高度不確定性,同一崩滑體上宜采用多種手段監測,形成點、線、面、地表與地下相結合的立體監測網,使其互相補充、檢核;

      (3)在群測群防工作的基礎上,發展常規人工儀器觀測與無線自動遙測的技術、建立靜態和動態監測相結合的監測預警 *** ,分別服務于地質災害的長期、中期預測和短期預警。

      3 地質災害監測 *** 與技術

      依據崩、滑體變形監測的物理量,兼顧變形測量對精度的要求和監測工作的效率,結合當前國內外監測技術和 *** 的發展水平,在實際應用中采用GPS、InSAR、激光測距、流動傾斜、裂縫監測技術測量地表形變,一些地段也采用了傳統 *** 如全站儀和水準測量;鉆孔測斜儀監測深部位移;孔隙水壓力計監測地下水動態變化;鋼筋應力計與錨索(桿)應力計,分別用于監測抗滑樁內部鋼筋和錨索、錨桿的受力變化;同時,采用遙測臺網技術采集包括地表變形、深部位移、地下水、鋼筋計、危巖聲發射等在內的各種動態監測數據。下面簡要評述這些 *** 的特點與適用領域。

      3.1 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大地測量網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是美國國防部研制的導航定位授時系統,由24顆等間隔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大約20000km高度的衛星組成。在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刻,在高度角15。以上天空至少能同時觀測到4顆以上的衛星。用戶在地面用接收機接收這些衛星發射來的信號,測定接收機天線到衛星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接收點的三維坐標。近年來,我國開發和應用GPS定位技術的發展速度很快,如在長江三峽工程壩區已建立了GPS監測網,實踐證實,高性能配置的GPS水平定位精度可達毫米級,完全可用于崩塌、滑坡的位移監測。

      相對于傳統的大地測量 *** ,GPS測量技術應用于滑坡監測有以下優點:①觀測點之間無需通視,選點方便;②不受天氣條件限制,可以進行全天候的觀測;③觀測點的三維坐標可以同時測定;④新一代 GPS接收機具有操作簡便、體積小,耗電少的特點。所以,這種 *** 已廣泛運用于滑坡變形監測、施工安全監測以及滑坡工程治理效果監測之中。但是,由于監測站建設和獲取數據周期較長,在災害的短期預警中該 *** 用得較少。

      3.2 專用儀器監測網

      在此類測量 *** 中,有多種傳統的測量儀器目前仍在廣泛使用,如經緯儀、全站儀、水準儀和鉆孔測斜儀等,它們主要用于各種工程治理項目的施工安全監測中。除了前述的儀器外,我們還從三峽庫區的具體環境條件出發,結合地質災害其他方面監測工作的需要,開發了便攜式傾斜儀、流動激光測距儀等設備,彌補GPS觀測受房屋、山坡遮擋而不便施測的不足,以便對位于河谷斜坡地形上的庫區移民新城鎮的滑坡地表變形、房屋及地基基礎變形進行全面監測。在一些經過工程治理的重點滑坡、變形體上,結合治理效果監測,還大量運用了鋼筋計和錨桿(索)計以監測抗滑樁內部應力及滑坡的推力。

      在地表開展各種流動儀器觀測具有監測參量多,靈敏度高,測量范圍較大,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因此這類測量 *** 適用于滑坡治理施工安全監測和效果監測,與前一種GPS流動站觀測法相同,也大量應用于多種地質災害的中、長期監測預報中。

      3.3 地質災害無線遙測臺網

      目前,國外崩塌、滑坡監測預警技術已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首先是較普遍采用了全自動、多參數監測的遙測臺網;其次,在地質災害模型預報和預警系統方面,已運用3S(GPS、GIS和RS)技術進行地質災害空間分析、模型預報和預警系統研究。國內在上述方面盡管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近年來,鐵道部、交通部等個別研究所及少數礦區已嘗試采用小型遙測臺網進行滑坡災害的監測預報;2002年,中國地震局地殼所在三峽庫區又率先建立了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的多參數無線遙測臺網。

      “RDA型地質災害無線遙測臺網”系地殼所開發的基于G *** /GPRS技術的新型無線遙測臺網。該系統主要由監測子站群、監測預警數據中心和GPRS數據通訊公網等三部分組成(系統構成見圖1)。GPRS是在G *** 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無線分組交換的數據承載業務。相對于G *** / *** S的電路交換數據傳送方式,G *** /GPRS采用分組交換數據傳送方式,提高了傳輸速率,有效利用無線 *** 信道資源,全面實現了移動Internet功能,對于每個用戶永遠在線等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圖1 GPRS滑坡無線遙測系統構成

      根據單體滑坡監測的需要,可以確定所需遙測子站的個數,各遙測子站可以選擇連接不同的傳感器來監測滑坡地表位移、深部位移,或者地表傾斜、裂縫變化、雨量,以及監測護岸、抗滑樁等工程構筑物內部應力和所受的推力等。監測預警數據中心系統軟件功能包括接收各地質災害點遙測子站的數據、數據入庫、顯示變形趨勢曲線和超限自動報警等功能。同時,數據中心站可對各遙測子站發出指令,改變其工作參數,如數據采樣間隔(5分鐘、1小時、24小時等)。系統可接入地區監測預警中心微機局域網,支持運行基于GIS的減災決策支持系統。市、縣級地質災害監測指揮中心的計算機屏幕上可以準實時地密切監視滑坡加速變形趨勢,支持對庫岸和滑坡破壞事件進行短期及臨滑預報,也可以對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進行現場監測和救助指揮。從2002年我們在萬州WJW滑坡建成之一個遙測臺網以來,在萬州和巫山運用“RDA型地質災害無線遙測臺網”監測的崩、滑體已有近20處,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該地質災害無線遙測系統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監測參量多,精度高

      系統集成了包括:滑坡地表變形(位移、沉降)、傾斜變形測量儀、裂縫測量儀、崩滑體微破裂聲發射信號記錄儀、鉆內地層滑移變形測斜儀、孔隙水壓測量儀、鋼筋測力計、錨索(桿)拉力計等8種滑坡監測儀器。這些測量儀器均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和較大的動態范圍。

      (2)自動遙測,無人值守

      遙測儀器均內置微處理器和無線數據傳輸模塊,動態范圍大,全自動監測,無線傳輸,可用交流電源或太陽能電池供電。

      (3)無障礙設計

      所研制的儀器在測量、數據傳輸等方面均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因而有安裝方便,環境適應性好等優點。

      (4)依托先進的通訊技術

      本遙測臺網綜合運用了最新發展的G *** /GPRS通訊技術,既適應三峽庫區的地形條件,便于安裝和維護,又具有高容量、覆蓋范圍廣以及成本較低等特點。

      3.4 崩塌滑坡應急監測系統

      以往,無論在三峽庫區還是我國其他地方,發現有崩塌滑坡跡象時,常因缺乏應急監測手段,未能詳細積累數據,錯失研究的機會且不論,有時終因措施不力造成人民生命的損失。我們在RDA型遙測臺網的基礎上,將通訊改為G *** / *** S,即短信息方式,目的是使系統對通信公網的適應能力更強,架設更簡便可靠。在監測環境偏遠以及應急監測的場合,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應急監測系統優選了地表傾斜、激光測距、裂縫測量儀等手段。一旦有群眾報告或者通過儀器監測發現某地滑坡有加速變形跡象,便能急速趕赴現場,及時安裝臺網,實施24小時連續監測。既能有效避免不測事件的發生,還可積累研究滑坡變形破壞階段的寶貴資料。2003年,應萬州地方 *** 的要求對公路、橋梁開展的應急監測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5 合成孔徑干涉雷達InSAR測量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干涉(InSAR

      InSAR—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縮寫。

      )測量技術,是利用相鄰航線上觀測的同一地區的兩幅SAR影像的相位差來獲取地面數據的測量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利用雷達數據中的相位信息。

      干涉雷達優點較多:具全天候工作能力,發射的微波對地物有一定穿透能力,能提供光學遙感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且為主動式工作方式。對于歐洲雷達衛星 ERS-1/2和加拿大雷達衛星RADRSAT-1,采用干涉技術來產生 DEM,監測地面位移變化,精度可以達到毫米量級。因此,該技術手段特別適用于大面積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是一項快速、經濟的空間探測高新技術。

      三峽地區植被茂盛,雨水充沛,地貌差異較大,不利于干涉雷達信號的處理,曾有人在該地區做過嘗試未獲成功。為此,地殼應力研究所與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合作,采用了國際上新推出的角反射器技術以輔助進行 InSAR信號處理。角反射器是用三塊角形金屬板制作的一種裝置,它對照射其內的雷達波可按原方向反射回去,反射信號相對于周圍環境有顯著的增強。通過在工作區范圍內均勻布設人工角反射器,并確定一些穩定的點作為天然反射點,便于圖像的配準和精確計算角反射器的位移。對于三峽庫區如此大的范圍,僅僅利用有限的點位進行 GPS或其他儀器設備測量滑坡體形變是有局限的,因此,探索利用InSAR技術開展三峽庫區滑坡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2003年,我們已經在萬州和巫山兩地安裝了14個角反射器,進行試驗監測和研究,同時還聯合進行 GPS變形監測作為對比。

      4 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的GIS系統

      地質災害監測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能夠有效管理各種四維空間(含地理坐標和時間變化)數據的信息系統。它以崩滑體等監測對象為基礎,把地形、城市規劃、監測點分布等空間數據,按其空間位置存入計算機;通過數據庫模塊、曲線顯示模塊與數據分析模塊,實現監測數據的存儲、更新、查詢、趨勢分析、繪圖顯示及圖、表輸出等功能。

      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地理信息子系統、地質基礎資料文獻管理子系統、地質災害監測數據庫子系統和監測數據分析子系統。

      地殼所自1998年在重慶市萬州區開展地質災害的監測與研究工作以來,首先致力于建立基于GIS的地質災害數據和資料管理平臺,在2000年研制成功“萬州庫區移民工作地理信息系統”。之后,又逐步完善相關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充實數據分析模塊,增加自動報警功能,實現了含數據管理、分析于一體的滑坡監測預警GIS系統,并相繼推廣到巫山、奉節兩縣。

      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Visual C++6.0為開發工具,以MapInfo為基本開發平臺;地質災害監測數據庫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創建,通過ADO技術進行數據庫連接、訪問。地質災害監測預警GIS系統以大比例尺電子地圖作為工作用圖,可以任意縮放、漫游、能夠自動查找地圖目標,并與數據庫相關聯。該系統為管理各種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為管理上述幾類地質災害監測網和監測數據,為數據的分析與結果顯示,包括為群測群防工作的管理均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臺,進而為滑坡穩定性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系統總體結構如圖2)。

      圖2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GIS系統總體結構框圖

      根據前述功能的要求,該系統可以輸出多種表達數據處理及空間分析結果的圖形、圖表與三維模擬圖等可視化形式。圖3顯示了巫山縣GIS系統的一個界面,顯示出滑坡、道路及四類監測站的分布,即為一例。

      圖3 巫山GIS系統顯示的GPS和傾斜監測站分布圖

      1.GPS靜態監測站;2.GPS動態監測站;3.流動傾斜監測站;4.GPS坐標控制點

      數據分析流程基本上有如下的3個方面:

      (1)整個監測系統獲得的數據,包括自動傳輸與流動觀測的,經過校核確認無誤后,即可存入當地地質環境監測站基礎數據庫。

      (2)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地質災害趨勢分析及預警技術研究,包括進行監測結果的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地表位移矢量圖分析、滑坡的深度—位移曲線分析、位移—降雨量分析等,并進而確定在不同的地質環境下滑坡預警的閾值。

      (3)所獲得的滑坡變形時間變化曲線及其二維平面分布圖像的結果,可用于做進一步的滑坡穩定性分析研究。

      5 各類監測技術的應用與典型監測結果

      5.1 GPS技術用于滑坡變形監測

      自1999年底萬州庫區建成含120余個流動站的GPS滑坡變形監測網,到2002年底,共完成了8期測量。結果顯示,多數滑坡近期變形速率較低,在5mm/a以下;但半邊石壩與實驗小學等少數滑坡年變形速率分別達84mm和49mm;關塘口、青草背等滑坡也有明顯變形。圖4顯示了萬州城區滑坡現今變形的分區特點:變形大的地區多為陡坡,有的是古滑坡分布地區;近期的變形主要和人類工程活動以及強降雨等因素有關。

      圖4 萬州城區滑坡變形分布示意圖

      1.GPS滑坡監測點;2.滑坡;3.滑移矢量;4.變形較小的穩定地區

      上述結果對于庫區城鎮的建設規劃有指導意義。據了解,有的基礎設施項目選在上述變形區域內,自2002年初開工,場平屢屢受阻,歷時3年無法開展基本建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對這幾處穩定性差的滑坡體,加強了跟蹤監測和研究。例如萬州 *** B滑坡2003年繼續發生變形垮塌,其北部區域5月以來曾發生嚴重變形。圖5給出了3條有代表性的基線變化情況,縱坐標表示日降雨量以及GPS基線長度變化,單位為mm。由圖中可以看到,2003年一季度該區變形速率不高,4月18日(即圖中第108日)降大雨84mm后,滑坡變形明顯加速。G123-134是接近主滑方向的測量基線,到6月累計變形量達到400m左右。除了該區是因人類工程活動觸發滑坡變形因素外,強降雨的影響不可低估。

      又如奉節新縣城地區有大小崩塌、滑坡50余處,其中以三馬山、寶塔坪、白衣庵、南竹園等大型滑坡對新建縣城的影響更大。由于新縣城地處復雜的地質構造部位,巖層較為破碎,沖溝發育,高階地較窄,且連續性差。新建移民區大多分布在地勢較陡的溝、谷坡上,人工開挖的高陡邊坡隨處可見,并以高度大、連續分布長為特點,邊坡高度可達30~40m,長度數百米。高邊坡的穩定性問題是奉節縣城更大的潛在地質災害問題之一。

      2002年我們在奉節建立了含290個監測樁的GPS和地表傾斜變形監測網。到2003年中,整個縣城近8km2范圍的變形分布如圖6所示,發生更大變形的地區是西部朱衣河谷坡一帶的高邊坡。這些地帶大多是高階地、陡坡,表現的主要地質災害問題是建筑載荷導致的自然高、陡邊坡、古滑坡失穩;因平整建筑場地而切削邊坡,填平坡腳、溝谷,產生的高邊坡與回填邊坡的失穩等。

      圖5  *** B滑坡地表變形 GPS測量成果

      圖6 2003年奉節新縣城變形等值線圖

      5.2 在滑坡工程治理安全施工階段運用的監測技術

      本階段的監測工作主要用于評價滑坡(危巖)治理施工過程中滑坡的穩定程度,及時反饋、跟蹤和控制施工進程,對原有的設計與施工組織的改進提供最直接的依據,對可能出現的險情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以便調整有關施工工藝和步驟,避免惡性事故的發生。做到信息化施工,以期取得更佳的經濟效益。目前,在安全監測中使用了大量的專用儀器布設監測網,這已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所熟悉,這里僅舉一例說明“RDA型地質災害無線遙測臺網”的應用成果。從2002年5月起在萬州 WJW滑坡建立了無線遙測臺網。該滑坡為三峽庫區二期地質災害工程治理計劃項目,從2002年11月開始施工,2003年2月完成。圖7所示為沿滑坡主滑方向激光測距遙測儀獲得的結果。盡管施工包括59個抗滑樁的開挖與澆注,但由于設計與施工合理,整個施工期間滑坡 *** 移僅幾個毫米,可見通過遙測臺網連續監測,可以及時準確掌握滑坡變形動態,確保施工安全。

      5.3 工程治理效果監測

      仍以萬州WJW滑坡為例。該滑坡治理工程采取以預應力錨拉抗滑樁為主,地表排水及生物工程為輔的綜合治理方案。治理效果監測網采用了GPS、深部位移、孔隙水壓力測量和鋼筋應力計等儀器監測 *** ,在關鍵部位還設置了遙測臺網進行連續監測。

      圖7 萬州 WJW滑坡工程治理施工安全監測位移曲線

      圖8 為A2號抗滑樁上3002遙測子站2003年8月到12月觀測結果的日變化曲線。由圖可見:錨拉抗滑樁內力(鋼筋計、錨桿計觀測)和滑坡深部位移的變化與地下水孔隙壓力(滲壓計觀測)的變化呈明顯的相關關系;根據氣象資料,滑坡孔隙水壓力的變化與降雨亦有直接關系。但是從總趨勢看,抗滑樁內力、深部位移變化不大,說明 WJW滑坡經過治理后基本上處于穩定狀態,這與其他監測點儀器巡測的結果基本一致。

      圖8 3002遙測子站觀測結果曲線顯示

      圖9 為巫山GIS系統上分析、顯示的WZB邊坡傾斜變形矢量圖,是使用儀器監測網進行工程治理效果監測的實例。如矢量圖所示,4個測點的傾向均與坡向大體一致,2003年累計角變量≤0.02°,說明經過治理后的邊坡穩定性良好。

      5.4 滑坡變形應急監測

      巫山縣殘聯滑坡位于巫山新縣城中心地帶,滑坡區內高程在278~492m之間,為河流谷坡地形,坡角在10°~30°之間。滑坡體為第四紀坡積物,含碎石、粉質粘土,厚度0~12m,總體積約15萬m3。由于本區域為斜坡區,公路及房屋等建設須對原始邊坡不同程度的開挖、切坡,2001年已發現有變形發生。地勘資料表明殘聯滑坡周界明顯,滑面漸趨形成,屬推移式滑坡。2002年雖經兩度治理,其西區在2003年仍有明顯變形,危及其下的公路和移民樓房的安全。

      圖9 巫山縣 WZB邊坡傾斜變形矢量圖

      圖10 巫山殘聯滑坡激光測距曲線(2003年9月~2004年2月)

      應巫山縣國土局要求,2003年9月安裝了遙測臺網。殘聯滑坡遙測臺網安裝在最能反映滑體變形特征的部位,四臺遙測子站沿主滑方向形成一條測線。

      激光測距的監測數據隨時間的變化如圖10所示。上條曲線為測距結果,測線長51.3m,滑坡向下滑移對應測線縮短,單位為mm;下條為環境溫度曲線,單位為℃,橫坐標為測量時間,按-年-月-日時:分格式顯示。

      從2003年9月12日至2004年2月3日,可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之一階段:9月12日到9月27日為滑坡體中部抗滑樁完工之前,由于開挖引起邊坡內部應力調整。受滑坡體上部載荷的影響,土體向前擠壓。滑坡體中、下部向臨空面的蠕滑變形明顯,下滑速率大致均勻,約2mm/d,16天總計變化量達30mm。

      第二階段:在滑體中部的部分抗滑樁竣工后,位移速率變緩,降至0.5~1mm/d;到2004年2月上旬,變化量僅0.1mm/d。這說明抗滑治理工程對滑體變形起到了遏制作用,達到了搶險治理的目的。

      6 結論

      (1)基于3S技術和地面變形監測臺網,基本建立了研究區典型地段滑坡監測系統。運用GPS等空間技術可以獲得滑坡變形區域分布狀況,不但有利于確定需要重點監測的滑坡,而且對庫區城鎮改造規劃有指導意義。遙測臺網可快速測定變形速率,是掌握滑坡動態變形趨勢與開展應急監測的有效工具。

      (2)為了較好地解決滑坡監測中高度的不確定性問題,需要配合使用多種類型的儀器。作者等為此研制的新型滑坡無線遙測臺網和流動傾斜儀、激光測距儀,精度高,性能穩定,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3)由于滑坡、高邊坡所處地質環境差異以及影響因素的不同,其破壞機理和危險性程度也不盡相同。正確認識、區分滑坡與高邊坡的地質環景,合理布置穩定性監測點位,對其穩定性監測、分析及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此,對參加過此項工作的楊旭東、陳誠、范國勝、李濤等同志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卓寶熙.“三 S”地質災害信息立體防治系統的建立及其實用意義[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8,9(4):252~257

      [2]崔政權,李寧.邊坡工程——理論與實踐最新發展[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3]歐陽祖熙,張宗潤,張路等.重慶市萬州區三峽工程移民地理信息系統.見:地殼構造與地殼應力文集(12).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40~146

      [4]歐陽祖熙,張勇,張宗潤等.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在三峽庫區滑坡監測中的應用.見:地殼構造與地殼應力文集(13).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185~191

      [5]歐陽祖熙,丁凱,師潔珊等.一種新型地質災害無線遙測臺網.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3,14(1):90~94

      [6]歐陽祖熙,王明全,張宗潤等.用 GPS技術研究三峽工程萬州庫區滑坡的穩定性.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3,14(2):76~81

      [7]歐陽祖熙,師潔珊,王明全等.RDA型滑坡變形無線遙測臺網.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261~1266

      [8]陳明金,歐陽祖熙,師潔珊等.基于GPRS技術的地質災害無線遙測系統.自然災害學報,2004,13(3):65~69

      [9]陳明金,歐陽祖熙.預應力錨索抗滑樁內力反演計算.見:地殼構造與地殼應力文集(17).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139~145

      [10]歐陽祖熙,張宗潤,丁凱等.基于3S技術和地面變形觀測的三峽庫區典型地段滑坡監測系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待刊)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資質是什么?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資質是指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的單位必須具備的資歷,技術力量,技術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單位資質分為甲,乙兩個等級。甲級施工單位可以承擔各種等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施工。乙級施工單位可以承擔中小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施工。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資質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一種資質。當你準備承包一項工程,但是施工地點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自然災害風險時,地質災害資質就尤為重要。國家和施工單位對這一塊還是有很大需求的,像邊坡護理,邊坡整治,邊坡維修維護河床,河道整治,只有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承包資質是遠遠不夠的。

      地質災害勘查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地質災害勘查資質

      很多工程在施工之前,都需要經過勘查,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也不例外,不過,企業要想承接這樣的項目,就需要有 地災資質 中的地質災害勘查資質。

      不過,說是這么說,一個資質,想要辦理下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企業的實力不夠,比如說人員不足,設備不足,或者操作方式不對,那都可能無法將地質災害勘查資質成功辦理下來,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質災害勘查資質的相關知識吧。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單位的各等級資質條件如下:

      1單位技術人員總數不少于二十名,其中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十名且具備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于三名;

      2具有與承擔小型地質災害勘查項目相適應的鉆探、物探、測量、測試、計算機等設備。

      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中申請施工資質的單位必須具備企業法人資格;

      (二)有健全的安全和質量管理監控體系,近五年內未發生過重大安全、質量事故;

      (三)技術人員中外聘人員不超過百分之十。

      審批機關受理資質申請材料后,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專家評審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審批時限內。

      對經過評審后擬批準的資質單位,審批機關應當在媒體上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七日。

      公示期滿,對公示無異議的,審批機關應當予以批準,并頒發資質證書;對公示有異議的,審批機關應當對其申請材料予以復核。

      審批機關應當將審批結果在媒體上予以公告。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批的乙級和丙級資質,應當在批準后的六十日內報自然資源部備案。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留言咨詢
      提交留言

      您將免費獲得

      • 全面診斷

        您將獲得專家對您公司申請資質所需條件的全面診斷服務,我們不同于傳統代辦公司,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淺顯的建議

      • 找出疏忽點

        我們在了解您公司的基本情況之后,將挖掘出您公司目前不利于資質申請的疏忽點,還將詳細說明您在申請資質時應當改善的確切的事項。

      • 分析需求

        我們通過豐富的從業經驗,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確認好符合您實際經營情況的資質需求。

      • 定制方案與報價

        對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將結合您公司目前的情況,我們將為您量身定制一份資質代辦方案及報價單。

      獲取方案

      ×
      請設置您的cookie偏好
      歡迎來到資質參謀
      我們希望在本網站上使用cookie,以便保障本網站的安全、高效運轉及服務優化,有關我們使用cookie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查看了解更多。
      接收Cookies
      決絕Cookies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