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加強城鄉建設檔案管理,充分發揮城鄉建設檔案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鄉建設檔案的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鄉建設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紙、圖表、聲像、電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第三條 城鄉建設檔案工作應當遵循統一領導、統一標準、集中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維護城鄉建設檔案的完整和安全,便于社會各方面利用。第四條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 *** 應當加強對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專業人員,把城鄉建設檔案事業的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統籌安排。第五條 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一管理全市城鄉建設檔案工作,接受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監督指導。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負責全市城鄉建設檔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區縣(自治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建設檔案管理工作,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監督指導。區縣(自治縣)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鄉建設檔案的日常管理工作,接受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的業務監督指導。第六條 從事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配備檔案工作人員,提供必要工作條件,做好城鄉建設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和利用工作,并按照規定向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移交檔案。第七條 從事城鄉建設檔案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檔案和建設工程相關專業知識,依照國家相關規定接受專業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第二章 城鄉建設檔案的收集和整理歸檔第八條 城鄉建設檔案包括建設工程檔案、業務管理和業務技術檔案、基礎資料檔案。第九條 建設工程檔案包括:
(一)工業、民用建筑工程檔案;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含公用基礎設施、園林和風景名勝、市容環境衛生設施等建設工程)檔案;
(三)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檔案;
(四)抗震、民防、城市防洪工程檔案;
(五)地下管線工程檔案;
(六)軍事工程檔案資料中,除軍事禁區和軍事管理區以外的穿越市區的地下管線走向和有關隱蔽工程的位置圖;
(七)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應當歸檔的建設工程檔案。第十條 業務管理和業務技術檔案包括城鄉規劃、建設、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門形成的業務管理和業務技術文件材料。第十一條 基礎資料檔案包括有關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政策、法規、科學研究成果和城市歷史、自然、人文、經濟等方面的基礎資料。第十二條 建設工程檔案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收集、整理,所需經費應當在工程預算中單列。
建設單位在與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簽訂建設工程合同時,應當提出收集、整理建設工程檔案的要求。第十三條 收集、整理建設工程檔案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內容齊全、真實、準確,與工程實際相符合;
(二)竣工圖應當圖樣清晰,圖表整潔,簽章手續完備;
(三)歸檔的建設工程檔案應當是原件或者副本;
(四)按照有關規范整理立卷,使用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專業主管部門統一規格的建設工程技術用表和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檔案裝具;
(五)地下管線工程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測繪單位進行竣工測繪,形成準確的竣工測繪數據文件和管線工程測繪圖;
(六)符合有關技術規范要求。第十四條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時,應當書面告知建設單位移交建設工程檔案的時限、內容、要求及責任。第十五條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持有關材料提請建設工程檔案專項驗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出具驗收意見。
建設工程屬于縣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的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項目主管部門對項目檔案進行驗收;不屬于重點建設項目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項目主管部門驗收。
建設單位在建設工程檔案專項驗收合格后,方可組織竣工驗收;專項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要求整改、補充,重新提請專項驗收。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有以下內容:
第①條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許可行為,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促進測繪行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②條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③條國家測繪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④條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各個業務范圍的等級劃分及其考核條件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
為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新修改的《測繪資質管理辦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拓展資料:資質要求有哪些?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三)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儀器設備;
(四)有健全的技術、質量確保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五)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適應的保密管理制度及設施;
(六)有滿足測繪活動需要的辦公場所。
法律依據:《測繪資質管理辦法》之一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專業類別和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測繪單位測繪成果及檔案管理制度
房產測繪成果質量管理制度 之一條 質量管理方針優質測繪,高效創新,誠信為本,樹立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用戶的需求,信守合同,遵守承諾,為用戶提供適用、可靠的測繪資料和先進可行的設計成果;以高質量的測繪產品和服務;達到用戶的完全滿意。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 訓練有素的管理人才和測繪科技人才的測繪隊伍;保持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營造適宜的生產環境;提高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持續改進質量管理;堅持科技創新,實施科教興所,提升核心競爭力,在科技和質量方面保持行業先進水平. 第二條 質量管理目標質量——交付測繪產品合格率達 100%;信譽——保證測繪合同履約率達 100% ;服務——追求用戶滿意率達 100% ;科技——始終保持行業的先進水平為實現我所的質量目標。 第三條 測繪生產質量管理 測繪生產質量管理是指測繪單位從承擔測繪任務,組織準備,技術設計,生產作業直至產品交付使用全過程實施的質量管理. 它貫徹 "質量之一, 注重實效" 的方針,以保證質量為中心,滿足需求為目標,防檢結合為手段,全員參與為基礎,促進本單位走質量效益的發展道路.制定制度如下: 1,外業生產管理 A, 外業作業人員必須熟練操作各種測繪儀器熟悉并理解作業依據的測量規 范及項目的技術設計書內容. B,對技術設計書有關條款如有不同意見,不得擅自修改,應報單位復議, 作業中應嚴格按照規范和技術設計書的要求操作. C,測量使用的儀器設備應良好運行,并按規范規定的檢驗項目對儀器進行 檢驗.全站儀,精密水準儀應每年一次,送省技術監督局檢定. D,儀器必須有專業人員操作,任何未經培訓并沒有上崗證的人員均不得使 用儀器,儀器操作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操作人員應培養正確的操作習慣,不當操 作造成儀器損壞或測量成果不合格者,以待崗培訓的方式處理. E,注意生產安全.牢固樹立生產安全的概念,生產作業中時時不忘安全. F,測量工作結束后,應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交外業組長復查,復查合 格后,提處質檢組,外業觀測記錄應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各專業外業工作結束 后,應提交規范的成果資料. 2,內業生產管理 A,由專人負責檢查外業觀測記錄數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格式,閉合差是否超限,若檢查不合格,應補測或重測. B, 內業作業人員應嚴肅認真, 一絲不茍, 嚴格按規范規定的要求整理數據. 內業計算資料均應有計算人,復核人,審核人簽名. C,內業作業中有不清楚的地方,絕不能憑主觀推測處理,應詢問外業人員確認,或如有必要親赴作業現場確認. D,內業操作中使用的軟件應驗證,作業員應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 *** ,避 免丟失數據或錯誤發生. E, 內業工作結束后, 應會同外業組長編寫本次工程的技術總結及測繪報告, 迎接質檢組的質量檢查. 第四條 測繪技術質量管理 (1)接受測量任務后,應組織技術人員踏勘現場,收集資料,起始點資料應由甲方以書面形式簽字蓋章后,才能交外業組. (2)根據甲方要求和工程實際情況,以規范為依據,編寫測量任務書和技術設計書,可以指定一人起草,再由測繪管理技術人員會審,編寫結束后簽名. (3)應定期組織測量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段引進和吸引新技術新 *** ,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 (4)應加強對技術工人的培訓和實踐,積極響應勞動管理部門推行的持證上崗制度,技術工人必須持證上崗. (5)不斷研究開發新的技術應用,針對實際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相應的解決辦法,鼓勵動腦筋,想辦法,努力把每個環節做到規范化,以提升整個 單位的技術水平. (6)一個測繪工程結束后,都應提交完整的資料并歸檔,應十分重視資料整理工作 ,對不完整或不合格的資料應堅決重做. (7)測量成果和資料不得私自提供他人,應嚴守保密制度如發現私自提供他人測量成果者,以批評教育或下崗的方式處理,情節嚴重者由黨政部門按黨紀國法處理. 測繪質量管理. 第五條 測繪產品質量管理. A,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每個員工都必須有自覺的質量概念,產品質量是一把尺子,質量好壞代表了單位的形象和綜合管理水平,應推廣全面質量管理. B,外業組嚴格按規范和技術設計書的要求作業,嚴把質量關,外業記錄應全面推行電子記錄方式作業,外業觀測應遵守各類工程對氣象因素的要求,決不能蠻干. C, 儀器精度是測量精度的重要保證, 因此測量前的儀器檢查是十分重要的. 全站儀必須檢查其測距精度,水平角,垂直精度,十字絲位置是否正確,垂直誤 差,分叉誤差等,如發現不合精度要求,必須立即改正或送修.水準儀必須檢查 圓盒水準氣泡,管水準氣泡,十字絲,I角,特別是I角的檢查,發現問題,必須改正或送修.測深儀必須做比對測量,如測深不準,要立即校正或送修.所有檢查項目要有記錄,有簽字,有問題的要有匯報,有處理意見. D,嚴格執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的制度,外業組自檢,質檢組復檢, 總工室驗收. E,測量工程應編寫相應的測量成果或測量技術報告,并履行驗收手續. 第六條 測繪產品質量檢查的糾錯與更正 為了確保成果,成圖的質量,作業小組在測圖過程中必須做好經常性檢查. 做到各項目檢查:每個項目測圖結束,檢查本站所測房產要素,地物,房屋有無錯誤和遺漏,用儀器檢查鄰站所測部分界址點是否有錯誤,及時糾正;本幅圖的室外工作結束后,作業小組還應對本幅圖作一次全面的檢查,以保證成果成圖質量。 第七條 質量管理活動 1,評選"質量信得過班組" 2,評選"優秀測繪工程項目"活動 3,評選"優秀測量能手"稱號活動 4,邀請測量專家對單位進行技術指導 5,與其它測量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第八條 遠期目標 爭取完成 ISO 質量體系認證以及計量認證這兩項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
測繪乙級資質需要滿足哪些條件,總費用多少??
貫標集團為您解答:
測繪資質辦理相對于其他的資質辦理要容易一些,當然想要辦理測繪資質,對該資質的整體脈絡需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次就分享辦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基本條件
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對于申報主體辦公場所面積的要求:甲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60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50平米;乙級測繪資質辦公場所不少于1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20平米;丙級資質不少于50平米,其中檔案室不少于10平米;丁級資質不少于20平米。
要求檔案室必須具備三鐵一器及六防也就是防強光、防火、防潮、防有害氣體、防蟲、防盜,且檔案室中不能連接外網,對于存儲信息數據的電腦應該做物理隔離;另外就是要將測繪成果管理制度進行上墻且做好后期成果調閱登記處理。
對于技術人員的要求:注冊測繪師,高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初級工程師。以上人員的證件都需通過正規的評審部門頒發方可有效。
并且所有技術人員需需要滿足:畢業證可以網查且學歷真實有效;初級職稱需大專畢業2或3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年以上;中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7年以上,本科畢業滿5年以上;高級職稱需滿足大專畢業滿15年以上,本科畢業滿10年以上。
二、辦理流程到底
流程大概是:單位申請-市經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辦人待受理-經辦人受理-省經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辦人發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甲級資質需要經過三個不同級別的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批,最終要到自然資源部;
乙級資質一般是由市自然資源局和省自然資源廳來審批;
丙丁級資質一般是直接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然后轉報至省自然資源廳進行簽批發證即可。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