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航空攝影第七章測繪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航空攝影第七章測繪題目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目錄一覽:
基礎篇—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
按照現行測繪資質標準分類,第二、三項就是測繪航空攝影(專業子項分為:一般航攝、無人飛行器航攝、傾斜航攝)、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子項分為:攝影測量與遙感外業、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攝影測量與遙感監理)
測繪航空攝影是指在航空器(飛機、直升機、飛艇、氣球等)上安裝航空攝影儀,從空中對地球表面進性的攝影,其目的是我了獲取指定范圍內、一定比例重疊度的航空影像。
攝影測量是利用光學或數碼攝影機攝影得到的影像,研究和確定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性質和相互關系的一 門科學和技術。 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影像獲取瞬間像點與對應物點之間所存在的幾何關系。
(1)按研究對象分為:地形攝影測量和非地形攝影測量(近景攝影測量);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按攝站位置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地面攝影測量。
遙感泛指通過非接觸傳感器遙測物體的幾何與物理特性的技術。簡單的理解即遙遠的感知, 主要是回答觀測目標是什么(定性),分布在何處(定位),有多少(定量)的問題。
測繪航空攝影作為一種測繪手段,其主要關注的焦點是地物的幾何位置關系,主要 *** 即攝影測量(還包括機載激光掃描、機載側視雷達等手段),而攝影測量作為測繪航空攝影的一種數據獲取方式
遙感技術為攝影測量提供了多種數據來源,從而擴大了攝影測量的應用領域;攝影測量成熟的理論與 *** 對遙感技術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航空攝影儀主要分為膠片航攝儀和數字航攝儀兩種,目前已數字航攝儀應用較為廣泛,幾種常見的數字航攝儀見下表:
數字影像的分辨率:影像分辨率是決定影像對 地物識別能力和成圖精度的重要指標。 對于數字航空影像或航天遙感影像而言,影像分辨率通常是指地面分辨率
一般以一個像素所代表地面的大小來表示,即地面采樣間隔(GSD), 單位為米/像素。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分辨率并不代表能從影像上識別地面物體的最小尺寸。
衛片與航片的區別:衛片:幅寬大、畸變小、成本小、更新快,分辨率低。
衛片解譯工作:即獲取遙感圖像三方面的信息:目標地物的大小、形狀及空間分布特點、目標地物的變化動態特點。
兩種途徑,一是目視解譯,二是計算機的數字圖像處理。
下一篇起底商業遙感衛星數據
航空攝影測量基礎知識
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在飛機上用航攝儀器對地面連續攝取像片,結合地面控制點測量、調繪和立體測繪等步驟,繪制出地形圖的作業。下面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航空攝影測量基礎知識,希望能幫到你!
一、航空攝影
定義:空中攝影是利用飛機或其它飛行器(如氣球、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在其上裝載專門的攝影機對地面進行攝影而獲得像片,其中用飛機進行空中攝影的叫航空攝影。航空攝影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居高臨下地觀察;
(2)航片能把觀察到的各種地面特征在同一時間里客觀地記錄下來;
(3)記錄動態現象;
(4)航片是現狀的永久性記錄,且有充裕時間來仔細研究,可將外業現場搬至室內探討;
(5)提高空間分辨率。
1、攝影方式
按攝影機鏡頭主光軸的方位不同,攝影方式分為垂直攝影和傾斜攝影兩種。鏡頭主光軸處于鉛垂位置的攝影稱為垂直攝影,實際上,很難控制攝影機主光軸的鉛垂,常含有微小的傾斜角,只要傾角小于2度都稱之為垂直攝影。鏡頭主光軸偏離鉛垂直位置的傾斜角大于2度時就稱之為傾斜攝影。
2、對航空像片的要求
(1)影像呈像清晰、色調一致、反差適中。
(2)一條航線上相鄰兩張像片應有一定的重疊影像,一般要求55%-65%的重疊度。相鄰航線之間的'影像重疊,稱為旁向重疊,要求有30%左右的重疊度。
(3)航攝像片傾斜角應越小越好,一般不應大于2度,個別更大傾斜角不應超過3度。
(4)航線彎曲更大偏離值與航線全長之比不大于3%。
3、像片比例尺
像片上某兩點間的距離與地面上相應兩點的水平距離之比,叫像片比例尺。通常用表示:
——攝影鏡頭的焦距; *——鏡頭中心相對于地面的高度,稱為相對航高。
由于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蛇形時飛機不可能始終保持同樣的高度,地面也總有起伏,航高并不一致,因而像片上各部分的比例尺亦是不一致的。
二、地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
高于地面的煙囪、水塔、電桿等豎直物體,在地形圖上的位置為一點,但在航片上的影像則往往不是一點,而是一條小線段。同理,當地面點高于或低于基準面時,在像片上,其影像雖是一點,但與其在基準面上垂直投影的點的影像相比,卻產生了一段直線位移,這種像點為一稱為投影誤差。通常以測區地面的平均高稱為航高起算面,也即基準面。投影誤差分為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稱為像片投影差核對應在地面部分為地面投影差。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的規律:
(1)地面起伏所產生的投影誤差在像點與像底點的連線上;
(2)投影誤差與像點到像底點的距離成正比;
(3)像底點不產生投影誤差;
(4)地面高低起伏愈大,投影誤差愈大;
(5)航高愈大,投影誤差愈小。
測繪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采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
基礎知識測量工作中,地面點的空間位置是用坐標和高程來表示(確定)的。表示地面點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標有地理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小范圍內也可用極坐標;高程是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絕對高程,也稱海拔。
目前,我國以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1985年決定采用新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我國的高程起算面,稱為“1985年黃海高程系”。之前,我國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為大地水準面。距離、水平角及高程是確定地面點相對位置的三個基本幾何要素,則距離測(丈)量、水平角測量及高程測量是測量的基本工作。
結合工作實際,本著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則,現重點學習距離丈量、普通水準測量(高程、視距、斷面測量)。
測繪的種類
1、大地測量。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 *** 。大地測量學是測繪學各個分支的理論基礎,基本任務是建立地面控制網、重力網,精確確定控制點的三維位置,為地形圖提供控制基礎,為各類工程施工提供依據,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重力場以及變化,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提供信息。
2、普通測量。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 *** 。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
3、攝影測量。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 *** 。
按距離分可分為:航天攝影測量、航空影測量、地面影測量、近景影測量和顯微影測量:按技術處理 *** 不同可以分為:模擬法影測量、解析法影測量和數字影測量。
4、工程測量。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 *** 。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在工程運營階段對工程進行形變觀測和沉降監測以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按研究的對象可以分為:建筑工程測量、水利工程測量、礦山工程測量、鐵路工程測量、公路工程測量、輸電線路與輸油管道測量、橋梁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隧道工程測量、軍事工程測量等。
5、海洋測繪。以海洋水體和海底為對象,研究海洋地位、測定海洋大地水準面和平均海面、海底和海面地形、海洋重力以及海洋磁力、海洋環境等自然和社會信心的地理分布及其編制各種海圖的理論餓技術的學科。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
航空攝影測量的測量 ***
20世紀30年代以來,航空攝影測量的測圖 *** 主要有3種,即綜合法、全能法和分工法(或稱微分法)。
航空攝影測量的綜合法是攝影測量和平板儀測量相結合的測圖 *** 。地形圖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糾正的 *** 得出像片圖或線劃圖,地形點高程和等高線則用普通測量 *** 在野外測定。它適用于平坦地區的大比例尺測圖。
航空攝影測量的全能法是根據攝影過程的幾何反轉原理,置立體像對于立體測圖儀內,建立起所攝地面縮小的幾何模型,借以測繪地形圖的 *** (圖4)。在立體測圖儀上安置像片時依據內方位元素,目的是使恢復后的投影光束同攝影光束相似(也可在一定條件下變換投影光束)。由于像對的相對定向過程中并未加入控制點,只利用了像對內在的幾何特性,所以建立的幾何模型的方位是任意的,模型的比例尺也是近似值,因此必須通過絕對定向才能據以測圖。
全能法測圖的儀器是立體測圖儀。這類儀器形式繁多,根據投影系統的結構可分為3種類型:①建立實際投影光線束的光學投影式的;②從投影中心至像點一方為實際的投影光線,而從投影中心至模型點一方則用方向導桿代替的光學機械投影式的;③用一根貫穿3個萬向關節(它們分別代表像點、投影中心和模型點)的方向導桿來代替投影光線的機械投影式的。前兩種型式的儀器現已基本淘汰了。立體測圖儀的結構均須有投影系統、觀測(觀察和量測)系統和繪圖系統等幾個主要部分。使用立體測圖儀進行相對定向和絕對定向,是通過兩個投影器的角運動(少數儀器也有直線移動)和測標架上測標的安置動作來實現的。定向之后,可以通過立體觀測,利用儀器上的測標點在地面的立體模型上進行地物和地貌的測繪。有的儀器還可以處理地面攝影的像片,有的可在儀器上作空中三角測量。立體測圖儀自1930年問世以來,發展到60年代達到高峰,以后主要是發展儀器外圍設備,例如電子繪圖桌、正射投影裝置(見正射影像技術)以及坐標記錄裝置等。電子繪圖桌有多種功能,可以自動地做某些內容的繪圖工作。
航空攝影測量的分工法(微分法)是按照平面和高程分求的原則進行測圖的一種 *** 。使用的主要儀器是立體量測儀。它是根據豎直攝影像對,量測左右視差較和在右方像片上勾繪等高線的一種儀器。一個地面點在左、右兩張像片上構像點的橫坐標 x的差值稱左右視差p,而兩個地面點的左右視差之差則稱之為左右視差較Δp,這個 Δp是該兩點的高程差所引起的。在量測左右視差較Δp的過程中,借助儀器上的改正機件,自動改正由攝影外方位元素帶來的影響,使之等于理想像對的左右視差或左右視差較;而用高差公式計算高程差;然后用投影轉繪儀把在像片上勾繪的等高線以及調繪的地物,進行分帶投影轉繪成地形圖。中國設計制造的X-2型視差測圖儀是在立體量測儀的基礎上,另加平面改正機件,改進后的儀器,在使用中可把分工法測圖中的兩個步驟一次解決,從而提高了作業效率。意大利、聯邦德國也有類似的儀器。
航空攝影測量的成圖 *** 和儀器正在向著半自動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在這方面解析測圖儀已經有了相當的成就。
航空攝影第七章測繪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航空攝影第七章測繪題目、航空攝影第七章測繪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