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哪些條件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需要條件:
1、辦公場所:各等級測繪資質單位的辦公場所:甲級不少于600_,乙級不少于150_,丙級不少于40_,丁級不少于20_。
2、 質量管理:甲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通過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丙級測繪資質單位應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認證或者設區的市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考核
3、檔案保密:測繪資質單位應當有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設立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保密管理人員;確定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明確保密崗位責任,與涉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測繪成果核心涉密人員應當持有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涉密人員崗位培訓證書;建立測繪成果核準、登記、注銷、檢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產、存儲、處理涉密測繪成果檔案的設備設施與條件,應當符合國家保密、消防及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4、 人員配備:大部分新資質申請需要配備25名人員,其中包括2名高級工程師,8名中級工程師以及15名初級工程師。
5、儀器設備:按各專業標準核算儀器設備數量時,所有權非本單位的、報廢的、檢定有效期已過的儀器設備等,均不能計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性能指標更優越的儀器設備可以替代某一專業標準所規定的相應儀器設備。
《測繪資質管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測繪資質延續是在哪個系統辦理?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2014年7月1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國測管發〔2014〕31號印發修訂后的《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該《標準》分《通用標準》、《大地測量專業標準》、《測繪航空攝影專業標準》、《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標準》、《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專業標準》、《工程測量專業標準》、《不動產測繪專業標準》、《海洋測繪專業標準》、《地圖編制專業標準》、《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專業標準》、《互聯網地圖服務專業標準》。
中文名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發布時間
2014年7月1日
發布單位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文號
國測管發〔2014〕31號
標準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快速
導航
標準內容
通知信息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于印發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的通知
國測管發〔2014〕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
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本著簡政放權、寬進嚴管、強化服務的原則,為了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進一步轉變 *** 職能,激發市場活力,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我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對《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1][2]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2014年7月1日
標準內容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
前 言
一、本標準劃分為通用標準、專業標準兩部分。
通用標準是指對各專業范圍統一適用的標準。
專業標準包括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我國測繪資質的分類和業務范圍有哪些?
測繪資質的分類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甲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審查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是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受理、審查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負責受理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2014年7月1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國測管發〔2014〕31號印發修訂后的《測繪資質管理規定》。該《規定》分總則、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續、監督管理、罰則、附則7章37條,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2009年3月12日發布的《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予以廢止。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第七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將測繪資質行政許可的依據、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等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健全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維護機制,實現測繪資質行政許可在線受理和審查,方便管理相對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強管理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測繪資質申請需要什么條件?
基本條件:合法合規的公司主體,對于公司名稱原則上無特殊限制,對于公司類型是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全民所有制,合伙企業等。對申報測繪資質的公司主體的出資形式有明確界定,目前只能是內資公司。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第十條申請晉升測繪資質等級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一)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材料;
(二)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擴展資料: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之一條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第三條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北京市測繪成果管理實施辦法
之一條 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測繪成果管理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測繪的測繪成果,均按《測繪成果管理規定》和本辦法管理。第三條 市城市規劃管理局(以下簡稱市規劃局)是本市測繪行政主管機關,負責本市測繪成果的管理和監督工作。第四條 在本市測繪完成的測繪成果,測繪單位必須按照《測繪成果管理規定》規定的范圍和要求,在每年年底以前向市規劃局匯交測繪成果目錄及副本。第五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單位使用本市基礎測繪成果,須持單位公函和有關資格證書等報市規劃局批準。
外地的單位使用本市基礎測繪成果的,須持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機關的公函和有關資格證書等報市規劃局批準。第六條 外國人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在本市單獨或合作測繪成果,必須向市規劃局提供全部測繪成果的副本或復制件。第七條 測繪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對本單位的測繪成果質量負責,并接受市規劃局的監督管理。第八條 測繪成果不得擅自復制、 *** 或轉借。需要復制、 *** 、轉借測繪成果的,須經提供測繪成果的部門同意;復制保密的測繪成果,必須按照原密級管理。
測繪單位受委托完成的測繪成果,其原始測繪資料和數據,由測繪單位保存,未經委托單位同意,不得復制、翻印、 *** 和出版。第九條 任何單位對外提供國家未公開的本市測繪成果,均須報市規劃局批準,并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條 測繪單位在本市進行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測繪,必須使用北京市地方座標系統、高程系統和地形圖分幅規定。完成的測繪成果必須經市規劃局組織審核通過后,方可提供使用。第十一條 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規劃局給予下列處罰:
一、未經市規劃局批準,擅自提供、使用本市基礎測繪成果的,分別處提供和使用雙方責任單位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二、測繪成果質量不合格,給使用單位造成損失的,由測繪單位賠償直接經濟損失,并負責補測或重測,情節嚴重的,處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并可提請有關部門取消其測繪資格。
三、未經提供測繪成果部門批準,擅自復制、 *** 或轉借測繪成果的,給予通報批評,并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四、發生測繪成果泄密事故的,由市規劃局對責任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和單位負責人,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按失密論處;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二條 本辦法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市規劃局負責解釋。第十三條 本辦法自1989年12月15日起施行。
北京市測繪條例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促進測繪事業發展,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測繪,是指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進行測定、采集、表述以及對獲取的數據、信息、成果進行處理和提供的活動。第三條 測繪事業是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事業。市和區、縣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第四條 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測繪工作(以下統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和管理。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各分局(以下簡稱各分局)負責所轄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監督管理。
市和區、縣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第五條 在本市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執行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第六條 本市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水平。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第七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本市從事測繪活動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規定執行。第二章 測繪系統和標準第八條 在本市從事測繪活動,應當采用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與國家坐標系統相聯系的本市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以下統稱本市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
因特殊需要,另行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應當經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不采用本市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的,應當經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第九條 本市應當不斷更新和完善測繪系統。
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本市測繪系統的數據等級和精度,并與有關部門會商后發布使用。第十條 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采集、處理、發布和提供的管理工作。
建立地理信息系統及相關數據庫,必須采用國家和本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第十一條 根據測繪事業發展要求,本市可以依法補充制定地方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第十二條 測制本市地形圖,應當執行國家和本市地形圖基本比例尺系列和分幅標準。
本市地形圖基本比例尺系列為:1∶500、1∶2000、1∶10000;分幅標準為40cm×50cm。第三章 基礎測繪第十三條 本市基礎測繪是公益性事業,主要包括:
(一)建立、更新和維護本市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維護高程控制網;
(二)測制和更新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
(三)進行基礎航空攝影和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
(四)獲取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立、更新和維護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需要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進行前款第(三)項航空攝影及遙感測繪的,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需求統一匯總報經市人民 *** 同意后,按照規定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有關單位應當定期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匯交航空攝影資料副本。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照規定同其他有關部門相互通報航空攝影資料目錄,充分利用已有的航空攝影資料,避免重復航空攝影。第十四條 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市基礎測繪規劃,報市人民 *** 批準,并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組織實施。
市和區、縣人民 *** 應當將基礎測繪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財政預算。
市人民 *** 發展計劃主管部門會同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市基礎測繪規劃,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基礎測繪年度計劃,按照規定上報備案。第十五條 區、縣人民 *** 根據本區、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測制地形圖的,應當編制測繪計劃并組織實施。
區、縣人民 *** 應當將本區、縣測繪計劃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及財政預算。第十六條 本市建立基礎測繪成果更新制度。
本市的平面坐標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應當按照規定定期維護更新。
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市實際情況確定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更新周期。1∶500地形圖至少每2年更新一次;1∶2000地形圖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1∶10000地形圖,平原地區至少每4年、山區至少每8年更新一次。
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及重大工程急需的基礎測繪成果應當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