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值稅清算的配套成本
給你一個清算實例
為了進一步指導地方稅務機關內部人員掌握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審核工作 *** ,根據土地增值稅清算審核有關政策及程序,編寫了土地增值稅三道案例題,供對照參考。對于三道案例題中提供的數據情況請忽略。
案例一
北京市東城區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東園小區”項目,在2006年7月,向東城地方稅務局提出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申請手續。稅務部門對該公司所提供的有關清算項目資料進行了驗收,特別是對《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報告》(以下簡稱《鑒證報告》)中內容和格式進行了重點查驗后,同意“東園小區”項目辦理土地增值稅清算手續。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公司提交的“東園小區”項目《鑒證報告》中披露的具體情況如下:
—、整體項目情況簡介
1、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東園小區項目,是經北京市發展計劃委員會于2001年2月以(2001)231號文件批準投資開發的項目的,座落于東城區XX號,規劃批準總占地面積80,000平方米。該單位在2003年3月曾到東城地方稅務局為該項目辦理了土地增值稅項目登記手續。
2、該項目于2002年初開工建設,于2003年5月開始對商品房進行預銷售,根據北京市房地產勘察測繪所提供實測總建筑面積證明為200,000平方米,可售面積證書中批復商品房銷售面積170,000平方米;其余不可出售的自用辦公、商業、車庫等面積30,000平方米。另外還有配套設施面積12,000平方米。
3、截止2006年5月30日,可售面積中已出售面積為160,000平方米,其中出售住宅120,000平方米、出售商業用房15,000平方米、出售辦公用房25,000平方米。剩余未銷售面積10,000平方米中,已對外出租4000平方米。
4、公共配套設施用途分別為:變電站和熱力站800平方米、物業管理用房200平方米、托兒所2000平方米、派出所500平方米、游泳館4000平方米、自行車棚1000平方米,車庫3500平方米。
5、該項目在2006年5月通過全部工程質量驗收,并取得了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頒發的“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合格證書”。
6、根據房屋測繪部門對出售商品住宅進行測量后出具的證明為:總商品住宅面積130,000平方米、總商品住宅共7棟為1040套,按單棟計算后,每套平均125平方米,屬于2級土地,根據2006年北京市公布的每平方米普通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710.4元,規劃批復的項目容積率為2.5,因此按照普通標準住宅三個條件的標準,已出售的120,000平方米商品住宅,可以享受普通標準住宅的優惠政策。
7、該項目已銷售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比例為:160,000/200,000=80﹪。
二.取得收入情況說明
該單位于2003年5月開始預銷售東園小區的房屋,截止到2006年5月30日,已出售面積為160,000平方米,共取得銷售收人總額1,430,000,000元,總額全部為貨幣收入(人民幣)。其中:出售住宅120,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900,000,000元;出售商業用房15,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255,000,000元;出售辦公用房25,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總額275,000,000元。另外,取得租金收入200,000元。
對于該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房時代收的各項費用,未計入房價中,而是在房價之外單獨收取的,不包含在 *** 房地產的收入中。
三、扣除項目情況說明
(一)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總金額為453,200,000元。
單位提供的“x號土地出讓合同”及京房地[低]字X號地價繳款證明,“東園小區”項目已向北京市國有土地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交納土地出讓金440,000,000元,繳納契稅13,200,000元(不含公共配套設施 *** 贈送的占地面積)。
該項目本次清稅應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為362,560,000元?
具體計算可采取以下兩種 *** :
????1、453,200,000/200,000*160,000=362,560,000元;
????2、453,200,000*80﹪=362,560,000元。
(二)開發成本
經鑒證該單位提供的工程預算及結算明細資料有關憑證,截止2006年5月該項目工程成本為493,600,000元,該項目本次清稅應扣除的房地產開發成本金額為394,880,000元。其中:
(1)土地拆遷及補償費(青苗補償等為主):39,700,000元。(2)前期工程費:115,070,700元。(3)建筑安裝工程費:290,000,000元。(4)基礎設施費:1,586,000元。(5)公共配套設施費:27,942,700元。(6)開發間接費:19,300,600元。(開發成本具體內容、數據來源見《鑒證報告》相關表格。)
分攤扣除金額計算過程為:
1、土地拆遷及補償費39,700,000元+前期工程費115,070,700元+建筑安裝工程290,000,000元+基礎設施費1,586,000元+開發間接費19,300,600元=465,657,300元。
具體計算可采取以下兩種 *** :
????465,657,300元/200,000*160,000=372,525,840元;?
????465,657,300*80﹪=372,525,840元?
2、公共配套設施費:27,942,700元,本次清算分攤扣除的公共配套設施費用22,354,160元。
?27,942,700/200,000*160,000=22,354,160元
(三)房地產開發費用
該公司不能提供金融機構貸款證明,利息支出無法確定,因此三項費用扣除的金額為:(362,560,000+394,880,000)*10﹪=75,744,000元。
(四)繳納與銷售環節的有關營業稅71,500,000元,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7,150,000元。
(五)房地產開發企業加計扣除為
????(362,560,000+394,880,000)*20﹪=151,488,000元
根據以上數據,本次清算允許扣除項目的總金額為:362,560,000+394,880,000+75,744,000+78,650,000+151,488,000=1,063,322,000元。
四、納稅情況詳細計算過程
該項目屬于既有普通標準住宅,又有其他商品房,應分別計算增值額。
(一)普通標準住宅計算過程
1、出售普通標準住宅取得收入900,000,000元
普通標準住宅占清稅項目面積的比例為120,000/160,000=75﹪
扣除項目金額=1,063,322,000*75﹪=797,491,500元
增值額=900,000,000-797,491,500=102,508,500元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之比(增值率)為102,508,500/797,491,500=12.85﹪
該項目的普通標準住宅部分,因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應免征土地增值稅。
(二)其他商品房計算過程
出售商業及辦公用房取得收入530,000,000元
已出售的商業及辦公用房占清稅項目面積的比例為40,000/160,000=25﹪
扣除項目金額=1,063,322,000*25﹪=265,830,500元
增值額=530,000,000-265,830,500=264,169,500元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之比(增值率)為264,169,500/265,830,500=99.38﹪?
適用稅率為40﹪
應納土地增值稅為:
????(264,169,500*40﹪)-(265,830,500*5﹪)=92,376,275元
已納土地增值稅為:5,000,000元
應補繳土地增值稅為:
????92,167,596.53-5,000,000=87,376,275元?
五、稅務機關審核情況
(一)對清稅資料的審核
稅務機關通過對納稅人提供的相關資料及《鑒證報告》中披露的內容情況與相關數據進行核對審核后,根據土地增值稅現行政策規定,對該清算項目審核確認情況如下:
(二)確定銷售收入1,430,000,000元
根據納稅人提供的銷售商品房購銷合同統計表中的銷售項目棟號、房間號、銷售面積、銷售收入等,對該項目出售住宅120,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900,000,000元;出售商業用房15,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255,000,000元;出售辦公用房25,000平方米,取得銷售收入275,000,000元,進行核對后,未發現問題。
同時對該房地產開發企業代收的有關費用核算情況進行審核,未發現代收的費用計入房價中,而是在房價之外“其他應付款”帳戶單獨收取的,可以不作為收入。
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對于該項目取得租金收入200,000元,不屬于征稅范圍。
(三)確認扣除項目金額
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確定時,應按清算面積160,000平方米占整體面積200,000平方米的比例進行分配后,確定本次清算允許扣除項目總金額為1,052,922,000,其中:
1、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所支付的金額為362,560,000元
經審核納稅人提供的土地出讓合同及付款憑證,該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為453,200,000元,按清稅面積與總建筑面積配比后,未發現問題。
2、房地產開發成本的金額為:386,880,000元。
(1)經審核納稅人提供的土地拆遷及補償費的支付憑證和拆遷協議,確認金額為39,700,000元,按清稅面積與總建筑面積配比分攤后本次清算允許扣除金額為31,760,000元,未發現問題。
(2)?首先通過對《鑒證報告》中扣除“前期工程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基礎設施費、開發間接費”的相關附表中列舉的明細項目內容進行審核,符合土增稅政策規定允許扣除的范圍。
其次,根據納稅人提供的開發項目成本財務報表及中介機構鑒證的工作底稿等資料,并按清稅面積與總建筑面積配比分攤后,確認的四項費用本次扣除金額為340,765,840元,未發現問題。公式:
([前期工程費115,070,700元+建筑安裝工程費+290,000,000元+基礎設施費1,586,000元+開發間接費19,300,600元=425,957,300元]*80﹪=340,765,840元)
另外,通過對四項費用計算后,該項目四項費用每平方米工程造價的金額為2129.79元,不高于《分類房產單位面積建安造價表》中公布的2006年“居住”(高層普通住宅-毛坯房)及“商業”類每平方米建安造價金額。
(3)公共配套設施費用的審核
經對納稅人提供的《鑒證報告》“基礎設施費鑒證表”中列舉的公共配套設施費內容進行審核后,發現游泳館是對外開放經營性質的設施,根據土地增值稅現行政策規定不應列入公共配套設施扣除范圍,應將游泳館列支的10,000,000元費用從公共配套設施扣除總費用中剔除,確認該清算項目公共配套設施費用的金額為17,942,700元,按清算面積分攤后,本次允許扣除的金額14,354,160元。公式:
????17,942,700/200,000*160,000=14,354,160元?
對于公共配套設施費用中的車庫費用金額,由于納稅人提供了人防工程證明,允許分攤扣除。
3、房地產開發費用的審核
《鑒證報告》中對該單位房地產開發費用是按率扣除計算的金額,由于稅務機關審核后已對游泳館列支的費用10,000,000元進行調減,因此,以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計算的金額之和的10﹪進行重新計算后應扣除金額為74,944,000元。
4、扣除與 *** 房地產有關的稅金78,650,000元,經審核后沒有發現問題。
5、重新計算房地產開發企業加計扣除為
????(362,560,000+386,880,000)*20﹪=149,888,000元?。
經審核后本次清算面積允許扣除項目的總金額為:362,560,000+386,880,000+74,944,000+78,650,000+149,888,000=1,052,922,000元
(四)修正后的應納稅款計算
1、普通標準住宅計算過程
經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后,本次清算的120,000平方米商品住宅,全部符合北京市公布的普通標準住宅的標準,可以享受普通標準住宅的優惠政策。
出售住宅取得收入900,000,000元
普通標準住宅占清稅項目面積的比例為:120,000/160,000=75﹪
扣除項目金額=1,052,922,000,*75﹪=789,691,500元
增值額=900,000,000-789,691,500=110,308,500元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之比(增值率)為110,308,500/789,691,500=13.97﹪
通過對出售的普通標準住宅部分的應納稅款計算后,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應兔征土地增值稅。
2、其他商品房計算過程
出售商業及辦公用房取得收入530,000,000元
其他商品房占清稅項目面積的比例為40,000/160,000=25﹪
扣除項目金額=1,052,922,000*25﹪=263,230,500元
增值額=530,000,000-263,230,500=266,769,500元
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之比(增值率)為266,769,500/263,230,500=101.34﹪
適用稅率為50﹪
應納土地增值稅為:
????(266,769,500*50﹪)-(263,?230,500*15﹪)=93,900,175元
已納土地增值稅為:5,000,000元
應補繳土地增值稅為:88,900,175元
六、對東園小區項目審核后有關的附列情況:
(一)總建筑面積200,000平方米
(二)批準可銷售面積170,000平方米
(三)已出售面積160,000平方米
(四)取得收入1,430,000,000元
(五)本次清算扣除項目總金額為:1,052,922,000元。
1、本次清算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362,560,000元。
2、本次清算扣除房地產開發成本386,880,000元。
3、本次清算扣除房地產開發費用74,944,000元。
4、本次清算扣除與 *** 房地產有關的稅金78,650,000元。
5、本次清算加計扣除金額為149,888,000元。
(六)本次清算每平方米允許分攤扣除的金額6580.76元。
北京一核酸檢驗所資質遭質疑,官方對此是如何回應的?
迅速聚焦高風險人員全員檢測,高效組織社會面的核酸篩查,全面提升核酸檢測保障能力,不斷加強“愿檢盡檢”服務,核酸檢測為迅速發現控制傳染源、有效阻斷傳播鏈條、防止疫情擴散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突發新發地聚集性疫情,6月13日開始,北京市 *** 決定分批次對全市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集中開展核酸檢測。據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消息,截至7月2日24時,全市纍計完成采樣1041.4萬人,已完成檢測1005.9萬人;全市已確診病例331例,其中,172例是核酸篩查發現的,占比52%。
家住西城區月壇街道西便門東大街的“西城大爺”唐某某于6月11日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他是北京新發地疫情本地首例確診患者。唐某某對5月30日以來在北京所去過的地方無一遺漏回憶出來,并明確回憶出了過去2周中所接觸的每個人,提供了一份38人的詳細名單,他也由此被眾多網友稱贊為“最強大腦”。
“西城大爺”主動發現癥狀、騎車就診,這是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他明確回憶了自己的行動軌跡,同時借用大數據進行驗證分析相關的風險人群在哪里。“時間就是生命,這樣就可以跟病毒在時間上賽跑。”北京社區衛生首席專家吳浩表示,北京最早檢測的36萬人都是利用大數據找出來的。
北京市東城區之一人民醫院院長谷強說:“我們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統,被檢測人員的身份信息可以自動讀取、編碼自動掃描,現場只需要刷身份證,提供手機號就能迅速完成登記,全程只要10到20秒;檢測點則由醫院各個科室的醫生和護士組成,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采樣過程最多20秒就能完成。”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71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32次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愿檢盡檢。會議列出3類“必須全面檢測”人群:凡是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或與其相關人員有過接觸的必須全面檢測;各類農貿市場、餐飲、食堂、外賣、快遞、物流等人員必須全面檢測;中高風險街鄉、醫務人員、防疫一線人員和交通、商超、銀行等服務領域人員必須全面檢測。
求一篇關于侵犯著作權的案例及分析
侵犯著作權罪相關案例
《丁丁歷險記》圖書盜版案
2001年5月,中國一少年兒童出版社從比利時獨家引進出版了彩色繪圖本《丁丁歷險記》圖書。同年7月,該社接到讀者舉報,稱在市場上購買的《丁丁歷險記》書中有大量的錯頁現象,中國一少年兒童出版社經核實后確認此書為盜版。后經調查發現,盜版系該社對外合作部編輯鐘自仁利用職務之便復制,由做印刷業務的蘇志坤負責聯系制版及印刷復制工作,由陳淶偽造委印手續,分別聯系北京BEIJING冶金大業印刷有限公司等多家印刷廠分別盜印連環畫冊《丁丁歷險記》5000套,在北京BEIJING市金星印務有限公司、北京BEIJING市通州胡各莊西堡村裝訂廠將盜印畫冊裝訂成冊,違法經營額達270余萬元。
2002年11月,北京BEIJING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經庭審后依法判決:被告人鐘自仁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3萬元;被告人蘇志坤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告人陳淶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2萬元。
盜印《上海城市交通圖》案
《上海城市交通圖》是由上海市測繪院編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江蘇省太倉市印刷有限公司承印的地圖作品。上海市測繪院擁有該圖的著作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擁有該圖的專有出版權。1999年10月,薛模權拷貝復制了《上海城市交通圖》菲林一副。嗣后,薛模權委托他人非法盜版印制《上海城市交通圖》1.5萬冊,以每冊2.2元、2元不等的價格出售。同年12月初,薛模權拷貝復制了《上海城市交通圖》菲林一副。隨后其找到霍重光,要霍為其聯系印刷。1999年12月至2000年3月,薛模權單獨或伙同被告人霍重光非法印刷盜版地圖數量達17.15萬余冊,非法經營額達85萬余元。
一審法院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被告人薛模權有期徒刑2年,并處罰金2萬元;判處被告人霍重光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1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二審法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販賣盜版光盤侵權案
2004年5月,夏長生、何濤各出資5萬元,租賃南京花紅園一住房為經營場所,販賣從廣州等地購進的盜版光盤。2006年6月20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會同南京市文化局等部門進行檢查時,將正在販賣盜版光盤的夏長生、何濤等人抓獲,并當場繳獲各種非法光盤2.3175萬張。經江蘇省版權局鑒定,侵權復制的音像制品、游戲軟件共2.0849萬張,另外還有淫穢光盤2326張。
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夏、何二人以贏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商標)許可,發行音樂、電影、電視作品光盤及計算機軟件,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以侵犯著作權罪,一審判處夏長生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1萬元;同案犯何濤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8000元。
高科員工侵權案
2002年3、4月份,李某、黃某先后到高科公司工作。之后李某擔任高科公司項目經理職務,負責研發IAD系列產品,即MG6000系列媒體接入網關。黃某則為該項目組研發成員,李某、黃某多次接觸并掌握了高科公司該系列產品的機密文件。后李某離職加盟另一公司,主持研發與高科公司MG6000系列媒體接入網關功能相同的綜合接入設備產品。為了研發該產品,李某從高科公司聘請黃某到此公司工作。二人利用從高科公司掌握的技術信息,生產出該設備產品在市場上銷售,銷售總金額達81萬余元,致使高科公司損失78萬余元。
廣州天河區人民法院查明,由于高科公司對MG6000系列產品享有著作權,同時兩被告人侵權后的非法經營數額達81萬余元,所以兩被告人的行為已共同構成侵犯著作權罪。2007年4月,天河區法院判處李某有期徒刑3年半并處罰金6萬元,判處黃某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4萬元。
非法復制電視劇《掃黃先鋒》案
電視劇《掃黃先鋒》的版權屬在香港注冊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所有。1998年底,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授予瑞得公司在中國一大陸發行其電視節目《掃黃先鋒》的獨家播映權。1999年9月,舒亞眉利用職務便利,從瑞得公司騙取播出帶1套,交給海天公司經理陳寶華。后兩人以海天公司的名義,分別與山東齊魯電視臺、西安電視臺、云南電視臺簽訂《掃黃先鋒》電視劇的播映權合同,將騙取和復制的播出帶分別出售給上述3家電視臺,非法獲利79萬余元。
北京BEIJING海淀區人民法院對此案判決如下:被告人舒亞眉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10萬元;被告人陳寶華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罰金10萬元;兩人共同退賠瑞得公司79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