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哪些甲級資質的測繪單位?好進嗎?
安徽省甲級單位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省之一測繪院
![](/zb_users/plugin/erx_Weixin/img/zzcm1.jpg)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安徽省第二測繪院
安徽省第三測繪院
安徽省第四測繪院
安徽省基礎測繪信息中心(安徽省測繪檔案資料館)
安徽地質測繪技術院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測繪院
蕪湖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馬鞍山市華東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安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介:安徽省安光環境光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高新區華億科學園,是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注冊,以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為依托單位成立的創新性研究機構,注冊資本3000萬元。公司以環境保護需求為導向,致力于環境監測、工業過程、食品安全、氣象觀測等領域高端監測儀器的研發,提供滿足全球市場需求的高端分析測量儀器、完善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公司建有一個省級環境光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有研發人員120名,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80名,行業專家20名,聘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產業化部電子研究所的十余位專家及教授為公司不在編的科技研發人員,為公司長期專業從事環境監測系統及產品的研發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依托單位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作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基地型研究所,已形成在大氣光學、環境光學及環境遙感監測技術、激光技術等方面具有特色、優勢的學科領域。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科技部、國家863高技術領域、國家環境保護部等國防和國家重大需求的多種光學分析儀器的研制。
母公司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已承擔安徽省科技計劃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多項省級、國家級項目,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35項,軟件著作權28項,軟件產品32項,并制定了9項環境光學監測儀器企業標準,撰寫國家技術標準1項。公司研發水平處于國內監測儀器行業領先地位。
單位近年來所獲部分榮譽: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
國家創新型企業
國家二級軍工保密資格認證單位
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二級資質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單位
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單位(連續叁年)
安徽省產學研聯合示范企業
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人才政策:
1、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年底13薪;
2、畢業生入職即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參加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基本社會保險,繳納住房公積金;
3、公司員工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婚喪產假、國家法定節假日等各種休假;
4、優厚的福利(安家費、生日卡、保密津貼、勞保費、結婚厚禮、旅游等);
5、豐富的文體活動(各種球類比賽、演講比賽、棋類比賽、文藝匯演等);
6、完善的培訓體系(入職培訓、技能培訓、拓展培訓等)。
法定代表人:錢江
成立日期:2013-03-14
注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安徽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01000636239771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合肥市高新區天達路71號華億科學園C幢401-1室
經營范圍:環境光學技術研發、技術支持、技術 *** 及服務,軟件開發及系統集成,精密儀器及設備銷售及運營服務;環境、氣象、工業過程監測儀器儀表研發及生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物化院是什么單位
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院(簡稱安徽省物化探院),成立于1958年8月,系國有事業法人,
隸屬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位于合肥市九華山路21號(辦公住宅區)和合肥市長江東路130號(職工教育基地),是從事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固體礦產勘查、巖礦測試、工程測繪和樁基礎工程質量檢測等專業隊伍。編制362人,全院現有職工268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61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101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380多臺套。持有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地球物理勘查甲級》、《地球化學勘查甲級》、《工程物探甲級》、《地質實驗測試(巖礦測試)乙級》、《固體礦產勘查乙級》等證書,省建設廳頒發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省技術監督局頒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省測繪局頒發的《測繪乙級證書》等資質證書,通過了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安徽省物化探院設有:物探分院、地質礦產分院、實驗檢測中心(下設:工程一處、工程二處、工程三處、工程四處、工程五處、工程六處、工程七處、化驗室)、合肥九華測繪技術院、綜合研究室等從事物化探科研、生產、技術服務的機構。擁有的先進儀器設備有:質子磁力儀、瞬變電磁系統、GDP-32Ⅱ多功能電法勘探系統、CG-5全自動陸地重力儀、管線探測儀、淺層地震儀、GPS衛星定位系統、智能工程測井系統、工程物探與工程檢測系統、原子熒光光譜儀、電子全站儀、精密電子水準儀、電子測漏儀等。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怎么樣?
簡介: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是國家首批甲級測繪資格單位,持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服務功能齊全,多次獲全國城市勘測先進單位、全省規劃工作先進單位及合肥市規劃局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多項工程獲得建設部、安徽省、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優質工程獎以及省、市級科技進步獎。近年來,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以服務求信譽”的宗旨,積極發展以“3S”技術為主導的測繪高科技,不斷提高測繪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大力推進城市地理信息服務,為合肥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
合肥市測繪管理暫行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加強本市測繪工作管理,確保測繪成果準確和測繪資料完整,使測繪工作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規定》和《安徽省測繪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凡在本市(含市轄縣)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包括從事地方測繪工作的軍事測繪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第三條 合肥市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是市人民 *** 主管全市測繪工作的職能部門(以下簡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業務上受省測繪局的指導,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的各項測繪管理法規、規章;
(二)對本市測繪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任務協調;
(三)編制和組織實施全市測繪發展規劃;
(四)主管全市測繪單位的資格審查和測繪任務登記工作;
(五)負責全市測繪成果的管理、監督和保密工作;
(六)保護全市的測量標志。
各縣、區建設局(委)負責本縣、區的測繪管理工作,業務上受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第二章 測繪技術管理第四條 在本市從事測繪作業的單位和個人,應持省測繪局頒發的《測繪許可證》,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承擔測繪任務。第五條 下列測繪業務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管理:
(一)全市平面控制網和高程控制網的布設以及測量標志維護和管理;
(二)比例尺1:500,比例尺1:1000、測區面積6平方公里以下,比例尺1:2000、測區面積12平方公里以下,比例尺1:5000、測區面積40平方公里以下的地形圖測繪;
(三)全市規劃定線、征撥地、建筑物形變和城市建設工程測量;
(四)根據本市建設要求,下達城市指令性測繪任務;
(五)全市地籍測繪和市域范圍內區界、縣界測繪;
(六)全市地圖編繪和印刷出版。
省管限額內的本市測繪,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省測繪局審批。第六條 從事本辦法第五條規定范圍內的測繪,必須執行國家測繪標準或行業標準,使用城市坐標和高程系統及城市統一的圖幅、分幅、編號。實施測繪前須將技術設計書、經濟合同書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測繪結束后須報送技術總結,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第七條 本市測繪單位應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年度測繪任務、年終測繪統計報表和附圖。第八條 市級測繪科研成果的鑒定、試點和推廣,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科委共同負責。第三章 測量標志管理第九條 測繪部門設置的硯標、標石、指示樁等各類測量標志,屬國家財產,任何單位和個人都負有保護的義務。第十條 全市各類永久性測量標志實行歸口管理、包干負責和委托保護。各測量標志管理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標志的管理工作,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定期組織檢查。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擅自移動或損毀測量標志。因特殊情況需要拆毀永久性測量標志的,應先征得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省測繪局批準,并按規定予以補償。第十二條 禁止在可能損壞測量標志的范圍內取土、取石、植樹、挖塘、開河、放炮炸石,不準在點位上搭棚、架線、堆放物品和種植。第四章 測繪成果管理第十三條 測繪成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歸口負責”的制度。本市的基礎測繪成果及有關專業測繪成果,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各部門自行測制的專業測繪成果由各部門負責管理,但應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報送成果目錄或附本。
測繪成果實行有償使用,收費標準按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或個人領借省和本市的測繪成果,應持單位證明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直接提供或轉介省測繪局提供,并須按成果的密級做好登記、收發、交接和保管手續。第十五條 各測繪單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測繪編制的圖紙、資料,須送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驗審,經驗審合格,加蓋合肥市測繪資料專用章后方可使用。第十六條 向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送審測繪圖紙和資料等,須同時將原始件(或二底圖)送交儲存,否則不予驗審,城市規劃管理、建筑管理、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等部門不予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