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技術與市場的共同發展
1 引言
測繪作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國防建設的基礎性學科,是一項前期性、基礎性工作。測繪工作廣泛應用于地質礦產勘查、城市建設、農林水利、交通運輸、科研與試驗以及空間技術等諸多行業。而在許多工作中,測繪工作都是走在最前沿,成為一切工作的基礎,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測繪主管部門一直都十分重視測繪工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給測繪科學技術和市場開拓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全國城市化發展腳步加快,基礎測繪與專業測繪等各方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隨著測繪管理進一步靈活,法律法規進一步健全與完善,測繪市場進一步開放,給測繪單位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和市場商機,也使測繪單位技術力量得到了加強,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設備裝備實力也大大提高,實現了從手工化、光學化到數字化、信息化的質的飛躍。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
2 回顧歷史,百廢待興,測繪先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可以說是緊隨共和國的腳步而成立的老單位。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初期,正處于百廢待興的時期,國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各種資源和能源十分貧乏,要開發它們必須首先從基礎地質測量工作開始,而各種專業技術和生產施工設備都得依靠前蘇聯。例如我們現在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標系實際上是從前蘇聯遠東一等鎖相連接而引入的。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基礎測繪工作已逐步展開,作為我們有測繪能力的單位開始在國家基礎測繪工作上發揮重要作用。翻開“安徽省測繪資料目錄”就可以看到,從1963年起,我們就相繼進行過國家三、四等三角網和水準等基礎測量工作。例如1963年的濉溪童亭三、四等插網,1965年宿縣桃園三、四等網,1966年青疃至板橋三等水準測量等等,總共有幾十項基礎測繪工作。而要完成這些工作,首先需要花大氣力去建造測量標志,采用的是原始的光學儀器,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很笨重,野外觀測要看天氣,觀測一個三角點等個把月是常有的事情。室內計算全靠人工查表,計算過程十分復雜,這樣還容易產生許多不應有的錯誤,造成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率十分低下,重復勞動增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就是采用人海戰術,原有兩個測量隊和一個航測內業隊,總計100多人,而每年的工作量卻完成得很少。手搖計算機問世后,只能減少一點內業工作的難度,但外業工作沒有得到發展,仍然是普通光學儀器統領天下。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大量的工作還是手工進行。同時由于體制的問題,大多測量單位還是處于等、靠、要的狀態,加之國家及各行業的基礎測量和專業測量工作量減少,相應的投入就隨之減少,許多測繪單位出現了萎縮甚至消亡的現象,測繪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而當時國外測繪技術的發展卻已悄然而起了,有些測繪專家曾說我們至少比國外晚20年。1983年,我們引進了一套瑞士DI 20紅外測距儀時,都曾在煤田物探系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令人羨慕不已。要發展,首先就應該發展科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一個行業的長久不衰。
3 緊跟形勢,加快發展,開拓市場
改革開放以后,國民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全國各地特別是特區和沿海經濟開發區的陸續建立,市場經濟形式也在特區和沿海經濟開發區逐步取代計劃經濟模式,國家對測繪市場也逐步開放,并配套了相應的管理措施。沿海各發達省市也制定了適合本區測繪工作的管理條例。這樣,為各測繪單位走向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加強專業技術聯系等方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促進了測繪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徹底改變了原來測繪單位“等、靠、要”的舊觀念,讓大家知道,只有走向市場,才是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出路。
20世紀90年代初,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測繪專業率先走向社會測繪市場,主要目標是浙江、廣東等沿海開放省市。而測繪是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沒有過硬的技術,沒有好的人員素質,沒有好的儀器設備,沒有好的管理 *** ,要想在市場上立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為了能找到項目,為了能干好項目,我們采取了“內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做法。我們首先從提高自身素質開始,從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生產管理、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堅持投入資金配備儀器設備,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形式,抓緊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全面提高他們的技術素質和業務素質。在技術質量管理上,我們嚴格堅持“三級檢查,二級驗收”的質量管理制度,即自檢、互檢、專職檢和分隊、大隊驗收,在質量上層層把關,嚴格管理。有了好的儀器設備,有過硬的技術人員隊伍,有嚴格的質量管理,才能保證取得良好的測繪產品,否則,用戶是不會認同你的成果的。在對外業務聯系上,我們本著“誠實守信,用戶至上”的原則開展工作,一方面嚴格執行當地有關測繪管理條例,服從當地測繪管理部門的管理;另一方面,以虛心、真誠和踏實認真的態度來感動用戶。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我們的市場人員經常不辭辛勞,千方百計聯系客戶,上門了解他們目前要做什么,即將要做什么,宣傳我們能做什么,回來后認真總結分析,研究對策,把握市場策略。洽談項目時,我們以更大限度地滿足甲方要求為前提、真心誠意做好服務為準則、嚴格履行合同為目標,確保項目按期按質完成。接到項目后,認真設計,精心組織施工,通過嚴格的生產技術及質量管理,提供的產品均一次性通過甲方驗收,多次受到外省測繪主管部門質檢站好評。1992年,我們在浙江某市完成1∶500地形測量工作后,一炮打響,先后完成了多個市縣的測量項目幾十個,足跡幾乎遍及浙江全省,有的項目是用戶主動要求我們承擔的,因為你的工作他放心,你的產品他稱心。近10多年來,我們在浙江一直都有項目陸續開展。
通過多年來的摸爬滾打,我們的測繪技術發展了,測量人員素質提高了,市場闖開了,單位的知名度也進一步提高了,進而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瞄準高新,發展科技,拓寬市場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將會十分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測繪當然也不例外。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戈爾1998年提出“數字地球”的構想后,在全世界廣泛引起強烈的反響。在我國,“數字省”、“數字城市”的口號也陸續提出,加之改革開放20年成果顯著,原先比較發達的有較厚經濟基礎的沿海特區和開放省市率先進入數字化、信息化,而測繪必然是“數字省”、“數字城市”建設的主力軍。
面對這樣的形勢,1998年,我們安徽物測隊新領導班子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方面”的發展構想,其中“一個中心”就是以煤田物探和測繪兩大主業為中心,而測繪作為重要一部分,就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我們首先從最為熟練的地形測量入手,進一步投入資金,配備了全站儀、計算機、成圖軟件等,積極培訓技術人員,加緊聯系項目,以我們的技術優勢、設備優勢和前期市場優勢,在浙江、江蘇等地數字化城市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先后完成了數字化地形地籍測量數十個,進一步拓寬了外省測繪市場,同時也徹底告別了依靠普通光學儀器施工的歷史,全面進入了數字化、信息化時代。
在生產技術管理上,我隊1999年順利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使質量管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
進入21世紀后,隨著能源需求量加大,全國煤炭行業普遍升溫,各大煤炭企業加大了煤田地質勘查工作力度,進而使煤田物探勘查專業測量工作量增大。為了適應新形勢,我們不惜投入重金,相繼添置了動、靜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擴充全站儀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更新測繪軟件,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引進測繪專業院校畢業生,以壯大測繪隊伍,提高測繪技術力量。過去,我們在兩淮和蘇魯平原地區進行物探測量工作時,只能用常規作業方式進行,現在發展到能在山區、水上等特別困難地區的物探測量施工,全站儀和GPS大有用武之地,先后在微山湖、新疆、內蒙古等復雜地區完成地震勘探測量工作十幾個,而且都是數字化成果,使成果質量和作業精度大大提高。目前,我們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已穩居全國煤田物探測量隊伍之首。
在市場開拓上,搞好市場營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宣傳自我的重要途徑,也是市場信息的重要渠道。為此,我們一改過去項目信息都是單線聯系的形式,率先在全國煤田物探測量單位中成立了自己的市場營銷隊伍,在上海、北京、新疆、內蒙古、山東、寧夏等省設立駐外辦事機構,以擴大我們的營銷隊伍,并以此為基礎向全國輻射,形成了一個幾乎覆蓋全國的市場信息 *** 。同時,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市場知名度,擴大了我們的影響力,也拓寬了我們的信息渠道。2004年,我們所簽訂的物探、測量項目合同中有近一半是由駐外辦事機構獲得的,工程價款近4000萬元,呈現出產值產量成倍上漲的勢頭。這就說明,搞好市場營銷是每個單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有了市場,你才能有項目,才能創造效益。
為了保持我隊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又成立了戰略發展部,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當今社會地質測量市場形式,分析市場動態,確立市場策略,以保證不失時機的采取市場措施,更加準確的把握市場脈搏。
通過多年來的不斷進取和發展,現在我們已發展成為具有測繪行業甲級資質和煤田地質勘查甲級資質的全國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質和測繪工程的高科技綜合單位,擁有先進的動、靜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進口全站儀、計算機工作站、繪圖儀、精密經緯儀、精密水準儀等測繪儀器設備,能承攬各類工程測量、控制測量、城市規劃與市政工程測量、數字化地形地籍測量、礦山測量、房產測繪和航測與遙感測繪外業等工程項目。
2004年,我們順利完成了測繪甲級資質的升級換證工作,同時也順利地加入中國測繪理事會,成為理事單位。
5 同心協力,保持測繪事業的永續發展
要保持我們測繪單位的繁榮和長久發展,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應該為測繪事業的發展共同出謀劃策。我們認為,要從以下方面做工作。
(1)各測繪單位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發展道路,可以優先發展自己的優勢項目。測量學分類比較細,專業繁多。由于各單位原先成立的目的不一樣,所屬部門也不盡相同,各自都有其特長,發展優勢項目,使自己成為具有一定特點的隊伍,保證在市場競爭中的單項優勢。
(2)加強測繪單位的橫向聯系,技術上互相學習,生產上優勢互補,信息上相互溝通,這樣可以達到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目的。
(3)處理好不同類型測繪單位的關系。大體可以將測繪單位分為生產型、事業型、科研型和管理型。生產型單位大都是經營性質的,其他單位大都有上級撥款,應為生產型單位發展多創造一點機會,事業型、科研型單位應在測繪尖端技術和生產方面的新技術、新設備、新 *** 上多加發展,如空間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及3S集成和軟件開發等。
(4)充分發揮測繪組織的重要作用,加強組織內部的溝通。如測繪學會、測繪管理部門,可以以學會或地區的形式建立測繪單位檔案、創建內刊、組織會議、建立論壇等形式,加強測繪新技術、新設備、新 *** 的交流。
(5)測繪管理部門要加強個體測繪隊伍的管理,保護測繪市場秩序,控制不正當競爭。
6 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測繪事業比以前是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總體測繪科技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還有不少的差距,我國也成立了測繪發展戰略研究機構,也加入了許多國際測繪組織。但測繪事業的發展,不是哪個單位或哪個部門的事情,要靠我們全體測繪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使我們立于世界測繪強國之林。
測繪全國甲級資質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醫院的三級甲等。這懂啊?是這個行業更高級別的了!
具體關于測繪資質的參百度百科:
全國甲級測繪單位
2008年10月24日
北京市
北京愛地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北京長地友好制圖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鐵道部專業設計院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資料檔案館)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建設部遙感制圖中心)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勘察技術工程公司
北京城市空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華星勘查新技術公司
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易圖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地質出版社
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
天津市
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之一監測中心
中交之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海事局海測大隊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
天津港灣水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測繪院
天津金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河北省
河北地礦建設工程集團冀東公司
河北省建設勘察研究院
河北省第二測繪院
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一局測繪大隊
河北省之一測繪院
河北省欣航測繪院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
廊坊開發區中油四維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國化學工程之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華北分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勘察設計院
河北中核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總院
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北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
河北省制圖院
保定地質圖制印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測繪工程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測繪中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河北總隊
秦皇島市測繪大隊
地質礦產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
保定九華地質勘查測繪總院(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隊
山西省工程測繪院
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西省第六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地圖集編篡委員會編輯部
西山煤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煤田地質綜合普查隊
山西華晉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
陽泉新宇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省第五地質工程勘察院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遙感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內蒙古自治區電力勘測設計院
包鋼集團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隆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地圖制印院
包頭市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測繪院
核工業二○八大隊
遼寧省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沈陽市地理信息中心)
大連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遼寧省第二測繪院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之一測繪院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遼寧地礦測繪院
遼寧省第三測繪院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遼寧電力勘測設計院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察局地質勘察研究院
大連九成測繪信息有限公司
遼寧經緯測繪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市公路規劃設計院
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吉林省
吉林市勘測設計院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吉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長春市測繪院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
吉林省之一測繪院
吉林省第二測繪院
吉林地礦測繪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吉林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黑龍江省
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二大地測量隊(黑龍江之一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三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二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四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三測繪工程院)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院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哈爾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哈爾濱測量高等專科學校測量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測繪航空遙感中心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航道局測量大隊
黑龍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
黑龍江省測繪科學研究所
齊齊哈爾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佳木斯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
牡丹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上海市
上海市海事局
上海達華測繪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設計院
上海市測繪院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
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工程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之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江蘇省
江蘇省地質測繪院
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中國化學工程南京巖土工程公司
華東有色測繪院
南通市測繪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工程勘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下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南京北極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
鎮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無錫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江蘇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蘇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淮安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淮安市水利工程勘測院
蘇州工業園區測繪有限責任公司
常州市測繪院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江蘇蘇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浙江省
冶金工業部寧波勘察研究院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測繪大隊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浙江省之一測繪院
浙江省第二測繪院
浙江煤炭測繪院
浙江有色測繪院
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寧波國土測繪院
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河口海岸研究設計院
義烏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安徽省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安徽地質測繪技術院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之一測繪院
安徽省第二測繪院
安徽省第三測繪院
安徽省第四測繪院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蕪湖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測繪院
安徽省基礎測繪信息中心
馬鞍山市華東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省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福州市勘測院
福建省之一測繪
福建省第二測繪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國家地震局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福建省航道局勘測大隊
福建省八閩煤田測繪院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廈門市測量隊
福建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江西省
南昌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江西省第三測繪院
江西省之一測繪院
江西省第二測繪院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
江西煤田地質局測繪大隊
江西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測繪院
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江西省瑞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省
青島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勘察設計開發院
淄博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
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院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山東省經緯工程測繪勘察院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維坊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管理局
河南省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化工部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中鐵大橋局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
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河南省航測遙感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煤炭工業部選煤設計研究院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河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河南省地圖院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河南省水利勘測總隊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黃河水文勘測總隊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焦作市中緯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小浪底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河南省有色測繪有限公司
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武漢大學設計研究總院
武漢武大吉奧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長江航道局
湖北省之一測繪院
湖北省第二測繪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綜合勘測局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
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測繪總隊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漢測繪院
湖北省地圖院
機械工業部第三勘察研究所
中南勘察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處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
湖南省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八隊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湖南中揚建設工程公司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株洲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衡陽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省第三測繪院(湖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湖南省第二測繪院
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省之一測繪院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地質測繪院
核工業衡陽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地圖出版社
長沙科創巖土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測繪院
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湖南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
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隊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怎么樣?
簡介: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是國家首批甲級測繪資格單位,持有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服務功能齊全,多次獲全國城市勘測先進單位、全省規劃工作先進單位及合肥市規劃局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多項工程獲得建設部、安徽省、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優質工程獎以及省、市級科技進步獎。近年來,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求發展、以服務求信譽”的宗旨,積極發展以“3S”技術為主導的測繪高科技,不斷提高測繪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大力推進城市地理信息服務,為合肥市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